close

    清朝皇帝的「作息表」

古代皇帝深處禁宮,一般人不知其形貌,更不知其日常作息為何。

清朝皇帝的《起居注冊》,是歷代最完整的皇帝言行記錄

經由這些史料,人們才驚見清朝皇帝的作息比起歷代皇帝規律多了

這是清初幾個皇帝記取前朝教訓,立下的規矩

難怪清朝昏君較少,國祚長達268年……

1.jpg
(康熙皇帝,7歲即位,在位61年,為清朝宮廷運作立下許多規矩)

【起居注】

起居注,是古代專門記載皇帝言行的冊籍。

起居注編修始於漢朝,後來歷朝多設專職或兼職起居注官,記錄皇帝言行。

漢代至明代,歷朝起居注冊多已遺失,僅唐朝《大唐創業起居注》、明朝《萬曆起居注》留存。

清代起居注冊,則基本完整地保存下來

起於康熙十年(1671),迄於宣統二年(1910),長達239年,共一萬二千餘冊,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2.jpg 

↑《雍正起居注冊》

【作息表】

根據對清宮檔案研究,清代皇帝在宮中的日常生活很規律,除國朝大典外,一般的情況是:

5:00 ~ 7:00

起 床梳洗、請安、早讀

7:00 ~ 9:30

早膳

9:30 ~ 11:00

上 朝理政,處理公務

11:00 ~ 14:30

午 休、晚膳

14:30 ~ 17:00 

繼 續辦公,或娛樂

17:00 ~ 21:00 

晚 點或酒膳,祭拜神靈,然後就寢

【請安】

乾清宮西暖閣為皇帝的寢宮,但只有順治和康熙住進去雍正以後各代皇帝,都住在養心殿後殿。

皇帝的祖母為太皇太后,母親為皇太后,她們同住在慈寧宮。

皇帝每天清晨穿戴整齊後,率領后妃向她們一一請安,以表示對長者的孝道與尊崇。

 3.jpg

(紫禁城 平面圖。平時朝臣由「東華門」進出)

【早讀】

請安完畢,就開始早讀。

早讀內容是前朝歷代皇帝的《聖訓》和《實錄》。

所謂《聖訓》,是前朝皇帝告誡臣下的詔令、言辭語錄

《實錄》是歷代皇帝統治時期治國的編年大事記。

清代皇帝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時間學習先祖的聖訓,無論嚴冬酷暑,從不間斷。

經過長年累月地學習和領會,自能制定出個人風格的統治策略。

【獨自用膳】

皇帝每日用兩餐,兩次正餐後,各加一頓小吃。吃飯的地點大多在寢宮和辦事場所。

傳膳時,由御膳房太監負責把三張膳桌拼在一起,鋪上桌布

手捧紅色漆器盒的太監們排隊進來,將飯菜迅速擺妥

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火鍋、粥、湯等。

如果沒有旨意,任何人不得和皇帝一起用膳。

【聽政理政】

皇帝用膳後開始辦公,主要在乾清門御門聽政、養心殿理政。

每星期通常上朝聽政兩三次,在乾清門接見各中央部門主管,接受他們的奏摺,聽取工作匯報。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勤於理政,朱批諭旨不用別人代筆,常常批閱奏摺到深夜。

 4.jpg

(乾清門。皇帝御門聽政之處)

5.jpg
(養心殿,東暖閣。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娛樂】

皇帝的娛樂活動,有琴棋書畫、花鳥魚蟲、欣賞文物古玩、看戲等。

每位皇帝的愛好不同,娛樂內容也不盡相同。

看戲是皇帝們的共同喜好

宮內建了許多戲台,如暢音閣大戲台、御花園漱芳齋院內戲台、倦勤齋小戲台等。

 6.jpg

(暢音閣大戲台)

【祭拜神靈】

晚上七點到九點,皇帝要祭拜神靈。

順治皇帝訂立了早、晚祭神的制度。

早晨祭釋迦牟尼、關聖帝神位,晚上祭蒙古神、滿族愛新覺羅氏的創始女神等神位。

清宮中有專門供祭拜神靈的場所四十餘座,分佈於宮中各處。

【就寢】

皇帝住在養心殿後殿,皇后和嬪妃們分別住在東西六宮。

在中午用晚膳時,皇帝會選擇哪一位嬪妃來侍寢。

被召幸的嬪妃,不得在皇帝寢宮過夜

到了一定時間,門外太監跪著喊:『是時候了』或由皇帝拍掌為號,太監入內用被子裹著嬪妃退出

嬪妃當晚睡在皇帝寢宮旁的臨時住所。

沒想到,皇帝平時排場那麼大,吃飯、睡覺卻是一個人。

7.jpg

(養心殿,後殿皇帝寢室。後殿東西兩端各有一間皇帝寢室,供調換使用,以備不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pherdess 的頭像
    Shepherdess

    雲與水的天空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