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1841首.JPG                                            

    清晨,走到二樓前陽台,雨後景物仍帶濡濕卻清新無比,一樓平台上還是有幾位遊客在那裏準備早餐。

1.jpg

2.jpg

3.jpg

4.jpg

   與劉草草用過早餐,將行李收拾停當,9點鐘我搭她的車出發上阿里山。心裡相當興奮。

途中,我們短暫停下來欣賞風景。幸好此時車輛並不多。

205.JPG

207.JPG

   順利地我們找到位在遊樂區內的阿里山天主堂,下午兩點才可Check in,我們先將行李寄放在那裏,隨即走進遊樂區內。想不到在飯店區又遇見那四對同鄉,便與他們結伴同行。

DSC_2006.JPG

   遊樂區的環境對我幾乎是全然陌生的,我感到筆墨無法形容的愉悅,對這裡的一景一物充滿好奇,我敞開胸懷伸出雙臂接納它。

DSC_1836.JPG

DSC_1842.JPG

DSC_1847.JPG

DSC_1848.JPG

   我們隨著人群走在遊樂區內,當然不乏眾多陸客。俯瞰「舟之橋」我慢慢品味它特殊的造型。

DSC_1850-3.JPG

DSC_1850-2.JPG

         「受鎮宮」是阿里山居民信仰中心,旁邊就有商家,午餐我們就在此解決。我買了一碗CP值最低的素食飯。

DSC_1866.JPG

DSC_1865.JPG

         午餐後,開始走「巨木群棧道」,走到「神木車站」時那4對朋友已傳出傷兵,有人想在此坐車回去,我們便分道揚鑣各走各的。

DSC_1889.JPG

DSC_1892.JPG

DSC_1896.JPG

DSC_1902.JPG

    木棧道蜿蜒在茂密參天的檜木及杉木林內,中海拔氣溫讓人在這酷暑天氣洗著一場沁涼舒適森林浴。

DSC_1882.JPG

DSC_1927.JPG

    發現兩種不同顏色的毛地黃。

DSC_1927-2.jpg

    這兩棵相偎依的巨木,左邊這棵約有1600年樹齡,右邊這棵也有1700年了。

DSC_1921 左約1600.右約1700年.JPG

    這棵巨木樹齡約1900年。

DSC_1932 約1900年.JPG

     1500年齡的巨木。

DSC_1948 約1500年.JPG

       「千歲檜」約2000年。旁邊的「樹靈塔」。

DSC_1965 千歲檜約2000年.jpg

DSC_1968.JPG

         一旁就是「阿里山博物館」,我們走進去觀賞影片順便歇歇腳,整個博物館全是檜木建造,走進去濃郁芳香的檜木香直衝腦門,令人通體舒暢,好幸福。

DSC_1966.JPG

         其實,此行至阿里山另有任務,是想尋覓當年在一間寺院發現的那塊匾額上的詩句。寺院建造已有相當年份,樸拙之外別有一番思古幽情,循著指標來到那間寺院「慈雲寺」,寺院內杳無人跡,一位女居士看見我們,或許她以為我們是唐突無禮的不速之客吧,對我們頻行注目禮。

         當我逕行到旁邊院落,目不轉睛打量已更新過的木匾額上的詩句「日日啟窗對青山,山色青青不改顏,我問青山何日老,青山問我幾時閑。」她走過來,已卻除心防和顏悅色指著棚架上的藤蔓說:「這種紫藤花每年四月會開得相當茂盛喔……」,原來那是紫藤花。

DSC_1984.JPG

DSC_1987.JPG

        「慈雲寺」建於1919年日據時代,原名「阿里山寺」民國34年改名「慈雲寺」。

DSC_1992.JPG

DSC_2002.JPG

DSC_2003.JPG

   走回「阿里山博物館」往「三代木」方向行進,經過「香林國民小學」,是全國最高學府,校園外觀顏色相當鮮艷亮麗,在周遭背景深深綠意襯托下還挺搭的,充滿朝氣與活力。

DSC_2003-2.JPG

DSC_2003-5.JPG

DSC_2003-4.JPG

       「三代木」旁許多陸客在那拍照,客從遠方來,我在一旁鵠候良久,總算淨空後才拍照。

DSC_1965-2三代木.JPG

         黃昏時分,終於全程走完「巨木群棧道」,循原路回天主堂。我們先在一家餐廳用晚餐後,經過一家飯店外正顯示戶外室溫19度。

DSC_2004.JPG

DSC_2005.JPG

        舒爽宜人的溫度,比起平地幾乎將人熔掉的高溫,真會讓人樂不思蜀。(104/6/28)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旅遊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