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吃的七大營養素   作者/何一成

為什麼說「藥補不如食補」?為什麼說「醫食同源」?因為在天然的食物裡,含有各式各樣的營養成分,可以供給人體正常運作,調節生理機能。我們只要依照身體所需分量,均衡地攝取,就能輕鬆對抗疾病、維持健康。

★水

  ●構成體液的重要元素

 你我都是水做的,在我們的身體裡,約有70%是水分!吃進肚子裡的營養,得靠水來協助,才能順利運送到全身;代謝後的物質與毒素,也得靠水排出。此外,水還有調節體溫、維持電解質平衡等,許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如果沒有適當補充水分,輕則脫水,影響身體健康,嚴重的話可能導致死亡。水本身雖不能提供身體熱量,但卻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蛋白質

  ●維持生命的重要基礎物質

 人體有15%是蛋白質,它們以多種形式存在於內臟器官、肌肉、骨骼與髮膚之間,如消化酵素、胰島素、肌動蛋白、膠原蛋白。蛋白質具有重要的生理調節功能,生長發育、消化吸收、新陳代謝、輸送物質、細胞增殖、疾病防禦、細胞修補等,皆需蛋白質來參與。蛋白質的攝取是否足夠或恰當,是攸關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依照食物來源,蛋白質可分為「動物性蛋白質」和「植物性蛋白質」。「動物性蛋白質」比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被視為優質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因含有膳食纖維,同時不必擔心膽固醇的問題,對血脂過高,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是更為適合的選項。

★醣類

  ●身體組織能量的關鍵來源

 「醣類」由碳、氫、氧三種元素所組成,也稱為「碳水化合物」,能為身體各組織提供能量。我們藉由食物攝取醣類之後,將它分解成葡萄糖,透過血液輸送給全身細胞使用,若有剩餘便轉化為脂肪與肝醣,儲存在體內,等到身體有需要時,脂肪和肝醣會再次轉變為葡萄糖。

 醣類可分為單醣、雙醣、寡糖和多醣,吃起來有甜味的糖,多半是單醣、雙醣和寡糖。

★脂質

  ●可儲存和提供能量的營養素

 脂質又稱「脂肪」或「油脂」,除提供熱量,脂質在人體中還有兩大主要作用,分別是固定、保護內臟器官,和儲存於皮下,維持體溫。

 脂質按照來源的不同,可分為「動物性脂肪」和「植物性脂肪」。我們常聽見的「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的結構種類。天然油脂裡這三種脂肪酸都有,只是含量多寡不一,哪一種脂肪酸最多,就會被歸納為那一類。

★礦物質

  ●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

 礦物質又稱為「無機鹽」,能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謝,雖然在人體中的含量僅有5%,但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依身體需求量的多寡,礦物質可分為:每日需求量超過100毫克的「巨量礦物質」,如鈣、鉀、鎂、鈉、磷、氯;以及每天所需低於100毫克的「微量礦物質」,如鐵、銅、碘、鋅、硒、錳、矽、硼、鎳、錫、鈷、氟、鉻、鍺等十多種。

★維生素

  ●維持生長和健康的重要元素

 維生素種類繁多,是維繫人體正常功能的重要營養素,一般分為「脂溶性維生素」與「水溶性維生素」兩大類。

 「脂溶性維生素」有ADEK,特性是要和脂肪結合,才能達到良好的吸收效果;「水溶性維生素」以B群、C為代表,經吸收後容易隨尿液排出,不易長久停留於體內,建議經常補充。

★膳食纖維

  ●體內環保的關鍵元素

 膳食纖維因無法被腸道消化吸收,故不能提供人體熱量,以往被認為是沒有價值的成分,後來人們才發現它的重要性。

  膳食纖維可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兩種。「水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代謝膽固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對飲食習慣日漸西化者而言,膳食纖維是不可或缺的第7類營養素。

~以上資料摘自《不生病就要這樣吃》何一成◎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知識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