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登山的山林美學        

作者/潘襎(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

台灣雪山、中央及阿里山山脈如島嶼脊梁,從北到南,構成特殊地形,人與山脈距離十分親近,平原、丘陵、台地、山谷交錯。康熙年間編撰《台灣府志》指出玉山遙望皆白石,故以此為名。遠觀壯麗,實則山脈、森林危機四伏,猛獸、密林、陡壁、懸崖,生人勿近。

日本時代山林乃資源,大規模採伐,國府來台之後,又加上軍事禁令,平常人難以進入,山脈成為上世紀的禁地。

歐洲古代文化對於山林充滿敬畏。山林是眾神居住之地,或惡魔棲息場所,或是城市文明未及的法律化外之地,英國俠盜羅賓漢住在森林深處,對抗腐敗的城市文明;聖女貞德在大樹下聽到神的聲音。大規模登山目的大多出於軍事,有些則是生活所需的採伐、狩獵或獲取食物。亞歷山大大帝東征,紀元前三二七年攀越開伯爾山口進入印度河上游。紀元前二一八年漢尼拔率領六萬軍隊,數十頭大象,攀越阿爾卑斯山,直入義大利,羅馬險些亡國。紀元一二五年羅馬帝國哈德良大帝為看朝日而登上埃特那火山。軍隊登山目的在征伐,或者尋找戰略高地。

最早能以登山為樂的是文藝復興前期桂冠詩人佩脫拉克,他在一三三六年攀登法國南部普羅旺斯亞維儂附近凡杜山(M.Ventoux),日後在書信寫下當時感動,被視為登山日的起源。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登泰山,在〈望岳〉留下不朽名句。山林資源豐富,誠如「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詩人登山多能觸景生情,感物傷時,蕩氣迴腸。「我是天公度外人,看山看水自由身」,陸遊的山行趣味,輕鬆自在。蘇東坡貶抑黃州第三個春天,寫下「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風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宦海浮沉,山林給蘇東坡放懷身心的生命寄託。

鐵道文明、環山公路穿越山林,日本殖民時期開始,太平山、阿里山森林、角板山遭大量伐木;水庫建造更是大規模改變地貌,昔日神聖或望之卻步的山脈,似乎已被人們征服。

近代山林不只是資源,也提供人們綠色觀光休憩,卻常常浮濫開發。這一兩年來新冠病毒肆虐,政府提倡全國登山日,從現實健康層面來鼓勵國人親近山林。此外,也應著重山林美學,提升精神層面。「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頗能給人登山的啟示,隨處皆安,身心自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拾慧集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