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產、進口洋蔥差在哪裡?白色、黃色、紫色洋蔥哪種營養?
圖片來源/鄭佳玲 製圖 作者/陳蔚承 · 出處/康健編輯部
洋蔥炒蛋、洋蔥湯、炒飯,好多料理都少不了洋蔥。洋蔥是百搭食材,一年四季在超市賣場或傳統市場都買得到,台灣洋蔥依照採收季節可以分為早蔥和晚蔥。
早蔥主要分布在中部的彰化、雲林;晚蔥則是恆春、屏東一帶產的洋蔥,3月開始採收。其他不夠的,就會靠美國、日本的進口洋蔥來補足大眾需要。
早蔥因為含水量比較高、保存不易,加上今年因為氣候因素,導致中部洋蔥的個頭比較小,相對起來,進口洋蔥個頭大、品質穩定、耐保存,因此大賣場上架很多進口洋蔥。而國產洋蔥主要銷售地點是傳統市場、團膳和餐廳。
那麼,國產洋蔥和進口洋蔥有什麼不同呢?國產洋蔥的顏色比較淺、外型呈紡錘狀。美食達人曾心怡說,煮洋蔥湯最能感受到差異。因為洋蔥湯要先把洋蔥炒到焦糖化,再加進高湯或奶油烹調,台灣洋蔥炒到焦化、爛很快,但國外的就要炒比較久。
除了產地之外,洋蔥品種也有好幾種,市面上有各種顏色的洋蔥,紫色、黃色、白色都有,營養師說,在營養上3種洋蔥的基本營養素差異不大,同樣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纖維,但在花青素和蒜素的含量上不同,紫洋蔥有比較多花青素,有抗氧化功效;而黃洋蔥味道比較辣,代表它的蒜素比較多。蒜素是一種硫化物,可以抗氧化、防癌、抗發炎,大蒜、洋蔥等食物切開會有一股濃厚的辛辣味,就是蒜素。洋蔥也含有同樣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發炎的槲皮素,國外研究也發現,紫洋蔥和黃洋蔥的槲皮素含量較高,白洋蔥的含量較低。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