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神父接到主教分配的任務,必須將一千本《聖經》銷售出去。神父覺得自己只能完成三百本的銷售量,於是決定找幾個「能幹」的小男孩幫忙賣掉剩下七百本《聖經》。

   神父對於「能幹」是這樣理解的:小男孩必須言詞美妙,口齒伶俐,讓人們欣喜地做出購買《聖經》的決定。

   按照這樣的標準,神父找到了兩個小男孩,這兩個男孩認為自己可以輕鬆賣掉三百本《聖經》;但還是有一百本沒有著落。為了完成主教分配的任務,神父降低了標準,找來了第三個小男孩,給他的任務是「盡量賣掉」一百本《聖經》,因為第三個男孩有嚴重口吃的毛病。

   五天過去,那兩個小男孩回來了,向神父報告販賣的情況並不是很好,他們兩人加起來只賣了二百本。神父覺得不可思議,為甚麼兩個人總共只賣掉二百本《聖經》呢?

   正在發愁的時候,那個口吃的小男孩也回來了。他的《聖經》全部賣完了;而且還帶來一個令神父激動不已的消息,他的一位顧客願意將剩下的所有《聖經》都買回去。這意味著神父將賣掉超過一千本的《聖經》,無疑地會更受主教的青睞。

   神父感到非常迷惑,自己看好的兩個小男孩讓自己失望;而當初根本不當一回事的小結巴卻成了自己的福星,神父決定問問他是怎麼辦到的。

   於是神父問小男孩:「你講話都結結巴巴的,怎麼會這麼順利就賣掉我所有的《聖經》呢?

   小男孩答道:「我……跟……見到的……所有……人說,如果不買,我就……唸《聖經》給他們……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