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為什麼冬令要進補?滋補類的中藥有哪幾種?

施莉莎中醫師《健康世界》

 2222  

 中醫以「天人合一」為核心思想,自然界的植物大多是「冬藏、春生、夏發、秋收」,冬令是收藏的季節,人體也是如此,所以都會選擇冬令吃補品,有利於營養元素貯存在體內,慢慢釋放,保持一年都有個好身體。另外一個原因是,大多數的補品都是熱性的,冬令氣候寒,吃熱補才不易上火。

 按氣血陰陽來分主要有四種,即補氣,補血、溫陽、滋陰。

補氣類:人參、黃耆、黨參、太子參、山藥、黃精等。

補血類:當歸、阿膠、熟地、紅棗、何首烏、龍眼肉、桑椹子等。

溫陽類:鹿茸、紫河車、胡桃肉、肉從蓉、冬蟲夏草、海狗、海馬、杜仲等。

滋陰類:生地、麥冬、西洋參、沙參、玉竹、百合、枸杞子、女貞子、龜板、鱉甲、靈芝、燕窩等。

 一般來說,滋陰的藥屬於涼補,熱性體質的人適合涼補,夏天也適吃涼補。溫的藥都屬於熱補,適合寒性體質的人吃,冬令進補也都是吃這類藥。

 如果有疲倦乏力、流汗多、易感冒、免疫功能差或癌症患者,可多服用補氣類的中藥。婦女因月經來潮,每月要流失許多血,所以可常用補血類的中藥。

 另一種按補益五臟來分,可分為滋肺陰、養心血、補心氣、滋心陰、護肝陰、健脾氣、滋腎陰、益腎陽、強筋骨等幾種。

滋肺陰:西洋參、沙參、百合、冬蟲夏草、山藥、太子參、靈芝、燕窩等。一般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如慢性咽喉炎、慢性氣管炎、肺癌等,可經常吃這類補品。

養心血:龍眼肉、紅棗、當歸、阿膠、熟地。

補心氣:人參、黃耆、黨參、太子參。

滋心陰:生地、麥冬、天冬。患有心臟病、胸悶心悸、貧血、低血壓、失眠、健忘者,可經常服用這類藥。

護肝陰:當歸、阿膠、山藥、白芍、枸杞子、女貞子、何首烏、龜板、鱉甲。患有慢性肝病、高血壓、頭暈眼花、月經不調等,可經常服用這類藥。

健脾氣:黃耆、黨參、太子參、山藥、黃精、薏仁等。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大便散軟者,可經常服用這類藥。

滋腎水:何首烏、枸杞子、女貞子、桑椹子、龜板、鱉甲等。高血壓、頭暈眼花、耳鳴耳聾、腰痠腰痛、月經不調、更年期等,可經常服用這類藥。

益腎陽:鹿茸、紫河車、胡桃肉、肉從蓉、海狗、海馬、冬蟲夏草等。

 腰痠腰痛、性功能減退、陽萎早泄、不孕不育、閉經等,可經常服用這類藥。

強筋骨:杜仲、虎骨、補骨脂、狗脊、續斷、桑寄生等。有腰痠背痛、足跟痛、筋骨不利、跌打損傷、骨質疏鬆、骨折、骨刺等,可常服用這類中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健康知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pherdess 的頭像
    Shepherdess

    雲與水的天空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