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春秋戰國時,秦國是強國,經常欺壓弱國。西元前283年,秦王派使者到趙國,說要用15座城池換趙國珍藏的寶貝「和氏璧」。「和氏璧」是一塊極珍貴的玉。

  趙王就派一位叫藺相如的人去秦國交涉這件事。臨行前,藺相如對趙王說:「秦國交出城,我就把璧留在秦國;秦國不交城,我一定把璧完好地帶回趙國。」

藺相如見到秦王後獻上和氏璧,秦王讓左右大臣傳看,大臣們都向秦王道賀。秦王得意洋洋,卻隻字不提換城之事。

藺相如看出秦王根本不想換城,急中生智,上前對秦王說:「這玉雖然名貴,但也有點小毛病,很難看出,讓我來指給大王看看。」

秦王信以為真,把璧遞給藺相如,藺相如拿到璧,向後退了幾步,靠著一根大柱子,瞪著雙眼,怒氣沖沖地說:「大王派人到趙國說情願以15座城池換趙國的璧,但大王卻沒換城之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若是逼我,我寧可把我的頭和這塊璧一起在柱子上撞碎!」說著,他真的作出要撞碎的樣子。

秦王怕他真摔碎璧,忙道歉說:「先生別誤會,我哪會說了不算呢!」藺相如說:「大王如果誠意換璧,就應齋戒五天,再舉行一個接璧的隆重儀式,我才敢獻璧。」秦王只得答應了。

藺相如回到驛館,馬上派人化妝成商人將璧安全送回了趙國。

五天後,秦王召集大臣和各國使臣舉行了一個接璧儀式。藺相如從容地上前,對秦王說:「秦國一向不講信義,我怕受騙,早已派人把璧送回趙國了。」秦王大怒,藺相如又鎮靜地說:「大王,天下諸侯都知道秦是強國,趙是弱國,天下只有以強欺弱,絕無以弱欺強的道理。大王真心要璧,請先把15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絕不敢不把璧交出來。」   

這些話說的頭頭是道,秦王當著眾大臣和使臣的面只得收斂怒氣,假笑說:「對,我們不應為一塊璧傷了兩國的和氣。」於是,讓藺相如回國了。這是成語『完璧歸趙』的由來。

後來,秦王又耍花招,西元前279年,他請趙王到澠池(今河南澠池縣西)赴會,設下埋伏,想扣押趙王。又是藺相如勇敢地對付秦王,再次保全了趙國不受屈辱。

回朝後,趙王拜他為相國,地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

廉頗是位老將,很不服氣,他對手下人說:「我是趙國大將,立了多少汗馬功勞。藺相如有什麼了不起,倒爬到我頭上去了,哼,我要給他點玩色瞧瞧!」這話傳到了藺相如的耳朵裡,有一天,藺相如出門,看到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他就叫自己的車退到小巷裡,讓廉頗的車馬過去。藺相如手下的人責怪他太膽小怕事。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難道我還會怕廉將軍嗎?我怕的是相國和將軍不和,秦國知道了,對趙國不利啊!所以我寧願容讓老將軍。」

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廉頗,廉頗聽了十分慚愧,他就裸著上身,背著荊棘,來到藺相如家裡請罪。見了藺相如,他跪下來說:「我是粗魯人,見識少,器量窄,請您罵我打我吧。」

藺相如急忙扶起廉頗,說:「您是趙國的老臣,是我的前輩,您能體諒我,我萬分感激,怎麼還向我跪禮呢?我實在不敢當。」

倆人激動地流下眼淚。從此,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趙國出力。這就是有名的成語故事『負荊請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