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直腸癌的常見臨床表現有哪些?

文/張繼森醫師  現職/臺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主任

直腸是消化道的末端,因為距離肛門近,固體狀的大便容易摩擦瘜肉,造成損傷、破裂,引起出血,因此血色排出體外時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且無法與成形的糞便混合,或附於糞便表面,常被誤以為是「痔」血。

患者最常出現的臨床表現是:不同程度的排便不盡感肛門下墜感,有時出現腹瀉,而且腹瀉大多在早上,大便時常無法順暢,嚴重者每天可排便十餘次,但並無糞便排出或僅排出少量糞便。

糞便的顏色多為暗紅色,為膿血便或黏液血便。排便費力,排出的大便有壓跡,有槽溝狀的扁條狀、細條狀等。

晚期有腸阻塞的現象,向前侵犯男性前列腺或膀胱而出現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或淋漓不盡,侵犯女性患者的陰道則出現白帶增多,如穿透陰道後壁可形成直腸陰道瘺,陰道內可有非正常的血性分泌物及糞便排出。甚至會侵犯坐骨神經,使患者坐骨神經劇烈疼痛。

大腸癌常見的臨床表現如下:

1.排便習慣發生改變,如慢性腹瀉、便祕或腹瀉便祕交替或排便次數增加與排便不暢。

2.糞便形狀發生改變,糞便形狀變細。

3.排泄黏液。

4.便血。

5.腹痛。

6.不明原因的貧血。

7.食慾不振,體重減輕。

8.腹部腫瘤。

◎以上資訊出自《晨星健康養生網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大腸癌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