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金錢的人才能存錢
|
文/羽根田修譯/方瑜 |
從整理錢包開始的理由 錢包與房間的狀態極為類似。無法將房間整理整齊的人,錢包也通常塞滿了各種東西而鼓脹不堪。 要達成儲蓄目標的第一步,就是整理錢包。 由錢包開始的理由有以下三個: 第一,錢包是金錢的家。假設錢包陳舊破損,塞滿集點卡、收據、折價券……等物品,金錢也應該會感到侷促而不舒服。先整理錢包吧,讓金錢可以用愉快的心情入住。 如果能夠讓金錢喜歡你,金錢就會持續停留在你身邊。支付時,也能愉快地送金錢離開,這些金錢早晚又會回到錢包來。 第二,因為錢包容易整理。錢包的大小最多不過是二十乘十公分左右,內容物數量的多寡也能夠掌握,應該十分鐘左右就能整理完。在極短時間內親身體驗到整理的效果,會讓人湧起「應該可以再多整理一點」的熱情。 第三,因為希望建立起「每天確認錢包內容物」的習慣。每天打開錢包,切實檢視是否有將不適合待在錢包裏的物品放進去、收據是否未經整理放進錢包、錢包內剩餘金額是多少、金額減少的原因……等,是達成儲蓄目的的重要手段。 讓紙幣保持心情愉快 日本的紙鈔上印有福澤諭吉(一萬日圓)、樋口一葉(五千日圓)、紫式部(二千日圓)及野口英世(一千日圓)的肖像,這幾位人物也都各有其人格特質。 如果你的錢包能讓紙幣「心情愉快」,你將會受到金錢喜愛,變得能夠招財聚財。換句話說,是經過以下的過程達到儲蓄的結果: 想要存錢→擁有珍惜金錢的高度意識→將金錢的家(錢包)整理為舒適狀態→受到金錢喜愛→招財聚財。 要達成此一目標的重點有五個: 一、讓紙鈔上的肖像圖頭部保持在上方 好像也有一派的意見是,為了留住紙鈔,將錢放進錢包時,應該將肖像的頭部置於下方(朝向錢包底部)。但我認為如果老是讓諭吉先生們倒立的話,他們可是會腦充血的。 雖說頭部在上方,也許真的會讓紙幣容易離開,不過如果錢包是紙幣們能夠待得輕鬆愉快的家,最後紙幣還是會說聲「我回來啦」而返家的。 如果能夠維持「愉快送紙幣出門,愉快歡迎紙鈔回家」的正向循環的話,就會成為受到金錢所喜愛的人。 二、依照幣值的順序依序放入 不要毫無章法地將紙鈔放入錢包,而是依照一千日圓、五千日圓、一萬日圓的順序整理紙鈔。一萬日圓的紙鈔是金錢的主將,因此要放在錢包的最內側。 前鋒則是一千日圓紙鈔,放在錢包的最外側。五千日圓的鈔票則是中堅分子,所以放在一千日圓與一萬日圓的紙鈔之間。五千日圓紙鈔的流通張數大約只有一千日圓紙鈔的七分之一。因為五千日圓紙鈔的數量很容易減少,因此為了要守護主將,必須要有意識地確保五千日圓紙鈔在錢包中的數量。 三、錢包的價格=錢包內紙鈔的總額 放入錢包紙鈔總額的下限,應該等於錢包的價格。假設錢包的價格為三萬日圓,那麼就應該放入總額三萬日圓的紙鈔。而這個金額理想的紙鈔分配,則是一萬日圓一張、五千日圓兩張及一千日圓十張。 若是錢包一臉窮相但裏面放了大量紙鈔,或錢包一臉貴相但內容卻很貧乏的話,兩者間就會失去平衡。如果不能取得平衡,紙鈔就會覺得錢包環境令其不適。 四、持有新鈔 如果都是新鈔,打開錢包時的心情也會很好吧。支付金錢時對方收到新鈔也會很高興。 新鈔所表現的,不是「我在付款」這種態度,而是「在細微處考慮到對方需求」的這種心情。 這是發生在我到其他縣市出差、支付計程車費時的事。打算以新鈔支付三千日圓的計程車費,但沒注意到其實給了四千日圓就下車了。 結果,計程車司機還特別追過來說「多了一千日圓喔。來,把新鈔還給你。」我又重新感受到「新鈔可以讓收到的人心情愉快」這一點。 五、將紙鈔放入長型錢包 考慮到將紙鈔保持在新鈔的狀態,我推薦使用長型錢包。 雖然摺疊的短型錢包體積輕巧,易於放入褲子口袋或包包中是其便利的優點,但是新鈔不經摺疊就無法放入其中是一大缺點。另一方面,如果是長型錢包的話,就可用新鈔原本的狀態直接放入。 而且,將長型錢包保管在家裏時,也很適合將其放在乾淨漂亮的盒子中,享受特別的待遇。 現在,如果你是使用摺疊短型錢包的人,在達到自己所設定的整理目標前,當作是給自己的獎勵,買個長型錢包吧。讓自己的心情煥然一新,應該更能朝整理的方向前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