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7個你以為會省錢,但其實花更多的用錢習慣

作者/李念庭          Web only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1   

「存錢」是達成理想生活目標的方法之一。不少人認為,存錢的不二法門就是「用力節省」,不過,有些事物的節省,通常只有當下「賺」到了,未來反而會損失更多…

 每日辛勤工作的目的,無非是擁有安穩舒適的生活。在不少人的人生藍圖中,買車、買房後,還能維持一定生活品質,就是最理想的生活狀態。 如何過上理想中的人生?一個現實卻也中肯的答案就是「存錢」。當然,理財的方式有百百種,但存錢是最簡單、踏實,是每個人都要學會的基本功。

 多數人會有類似誤解:想要「好好存錢」,就要「用力節省」。

 某種程度上,儲蓄確實與節省相關,但若省在某些事物上,只有當下「賺」到了,長期而言,反而損失更多。 《Inc.》雜誌整理7個「你以為會省錢,其實花更多的習慣」如下:

1.開舊車

 買車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但若想省下這筆花費,勉強使用車齡已高、各方面效能低落的舊車,其實根本稱不上節省,因為反而會在維修、保養或保險上,投入更多的金錢。

一項調查指出,開舊車的駕駛,每年平均增加1千美元(約新台幣3萬)額外花費。

2. 買低折扣商品

 促銷的商品往往能激起購買慾望,但你可曾想過,你真的需要那件商品嗎?還是只被低廉價格吸引,說服自己一定要買?

事實上,許多商品的促銷價不過是「假折扣」,和建議售價相差無幾,只是一檔為了提升消費者購買慾望的宣傳策略。

3. 購入低價衣服

 雖然便宜的衣服不代表不能久穿,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比起中高價位的衣服,那些低廉的服飾,可能會較容易出現褪色、脫線、開裂等情形。

 為了節省治裝費,購入大批廉價衣服的後果,可能就是穿沒多久就得再重新物色購買。

4. 只在儲蓄帳戶存錢

 儲蓄帳戶的存款利率不高,想要更有效率地存錢,就得運用其他投資項目,例如穩健型股票、基金等。

5. 為「免運」而購入不緊迫需要的產品

 不少購物網站主打「滿額免運」作為促銷訴求,許多消費者會為了湊齊免運,額外下單沒有迫切需要的商品,以致於最後結帳時,遠超出原來計畫要付出的金額。

 在這種時刻,直接支付運費,或等到有更多購物需求時再下單,是較為明智的決定。

6. 延遲健檢

 千萬別在「健康」相關項目上省錢。短期內或許可以省下一筆不小開銷,但長期而言,可能會因為錯過一個病兆,而在未來花上更高昂的醫療費。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拾慧集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