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自由的歲月

作者/李翊菱

 從上海飛回臺灣的那一天,走出松山機場後直奔高鐵站。心情特別興奮地走向購票窗口,神情得意的問著服務員:「我可以在這兒買票嗎?」於是遞出身分證。這張票是我人生另一歷程的開始,依著售票員的疑惑眼光更增添我的自信。

 「沒錯就是我,如假包換。」說出這句話,便開始了我的半票人生。

 有關年紀數字的呈現,一輩子都不敏感,心情總覺得還在大學時代。可能是年紀輕的時候,接觸的全是文學藝術生活,生活充滿浪漫與自認為的創新,快樂指數偏高。即使接近半百時,穿著牛仔褲穿梭在舊金山街頭,依然被誤認為大學生。因此大膽假設,在缺乏人生體驗的歲月裏,有唯美與幻想的文學藝術相伴,雖暫時與現實脫節但可以維持年輕心態外,還能奠定生活美學基礎,這是誰也移除不了的。

 中年,人生有了印證資料。我再度深耕《論語》,便開始質疑四十而不惑的說法。生命經驗反而讓我四十而大惑。人生許多價值觀在這個時候渾沌一片,當時眼下的所有人事物都是模糊的。我明白這是自己的內在正要「轉大人」的過程,殘酷的現實生活強迫我,再也不能從記憶裏尋回年少單純的時代。後來明白,原來孔子說的「四十不惑」,是指人在三十歲立定志向後,到了四十歲要堅持不變、沒有疑惑的意思。於是我思考志向,開始實踐自己的社會責任,內心轉為安定。

 記得哲學教授說過這話︰「如果我們不能戰勝現實,那就求合吧。」此言正敲醒我接受人生所有狀態,因而獲得保護自我的正確觀念。「所謂自由,是指人到中年已經看到外在的限制,然後轉向內心而言。」求合,就是做有能力做的事。

 於是我嘗試再回到藝術與文學的世界裏求變,創意之心油然而生並開啟了我新的學術研究。在提倡知識經濟的年代,我終於與現實接軌,為臺灣兒童整合了藝術心靈成長課,進而拓展兒童性格發展的研究,如今回首一路的辛苦都值得了。

 王爾德說:「愛自己,乃是一種終身羅曼史的開始。」一個人只有心靈自由的時候,才能閱讀自己的內在。發掘真正的自我,才有機會愛自己。能夠接納自己的時候,我們才可以事事順心如意。「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多麼喜歡這闕節氣序歌,人生若有四季,不也是應該做該做的事嗎?

 「我在招生囉,誰要報名?」還可以踩著高跟舞鞋跳國標舞的醫師娘,吆喝招生。不為跳舞,而是為規畫住養老院的事情招生。他們希望找幾位志同道合,可以相互支持照顧的朋友一起安度晚年。眼前又一片朦朧了,我的人生書籍再次被強迫「翻頁」。向來樂觀的我常忘記真實年齡,但是蜂擁而至的社會議題再次要我看見人生真相。我到處放送可以買半票的故事,其中一位女朋友如此說道:「你很好玩耶,哪有人買敬老票還這麼開心的。」「是啊,我真的好開心呢。因為他們不相信我已經在這個年齡了。」想想,誰能想像身穿貼腿牛仔褲、食指頂著大戒指、不規矩的髮形、還蹬著高跟鞋,會是個享受敬老票的人呢?心靈向來自由的我,當然第一個報名養老村計畫。但可不是準備去接受院方的服務,而是要揭發未來的所有老伴他們被埋葬的夢想。

 世上哪有「老」這檔事?過去的辛苦、責任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為自己負責,打造健康的身體,拋棄精明與挑剔,寫下這輩子最想追的夢,去完成吧。

 心靈自由的歲月,我們正擁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拾慧集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