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驅車專程經過萬里桐,總是無法找到十幾年前騎鐵馬來那處使我難忘的景點,實在有點不甘心。這回拉著好友再度前往解開疑團。
9:43從國道3號一路風馳電掣,回到台1線屏鵝公路,方驚覺兩旁木棉花已花開爛漫迎風招展。
車過枋山,天地間立即海闊天空,心胸自然豁然開朗。
毫無懸念直奔萬里桐這個小漁村。星期假日人潮湧現,好不容易將車子停在村外樹蔭下,漫步走進村內。曾幾何時此地已闢為浮潛天堂。
今天好在沒落山風(或許已結束了),海洋風平浪靜真是適合浮潛的好天氣。
天際上灰積雲密布,有時卻豔陽高張,氣候相當不穩定。
從村前走到村後,那個記憶深刻的場景似乎憑空消失。朋友安慰說已經過那麼多年,物換星移、滄海桑田變化可多著呢,就將美好的畫面,停留在記憶之窗吧!
11:39,我們轉赴龜山步道。此行目的是要從碉堡上方再遠拍海生館,去年來的時候那張照片讓我非常驚艷,便將它設為筆電桌面,冀望此行會有更滿意的收穫。
將車子停在步道對面CUTE版貓頭鷹外型的化妝室前,上過化妝室便走上龜山步道,假日關係今天的遊客還不少。
熟門熟路的我們沿著階梯往上走去,我心裡盤算著,中餐依舊在上次我們用餐處--迎曦亭;心裡卻不免擔心今天人較多,萬一其他人也像我們有此打算怎麼辦?
結果,一走上涼亭讓我們喜出望外,哈哈,沒人,樂歪了!此時時間已近12點。
朋友帶來涼麵、蓮霧、小餅乾,坐在涼亭長椅上開吃起來,就著無邊山野風光,清風徐徐拂面,享受當下寧靜安逸氛圍。
中間曾有幾位遊客走上涼亭,看見我們在涼亭下用餐,也許不好意思打擾我們吧,只片刻倚欄瀏覽風景後便匆匆離去;其實換做我們,也會知趣不會不解風情,破壞別人的雅興。
午後近1點鐘,填飽五臟廟後,我們繼續未完行程。
往「觀海平台」走去時,發現指標的「鎮海平台」去年我們並沒走過,待會就順便繞過去瞧個究竟。
平台上有塊屏東縣政府嵌在地上的加密控制點。
我們站上平台的大塊岩石俯瞰保力出海口、遠山、橋樑、近樹、廟宇房舍、不停拍擊沙灘的碎浪,遠處逐漸籠上一層薄霧。
在平台上,又遇見方才在「觀海平台」上,獨自一人上來逗留較多時間拍照的那位年輕女孩,她安靜地在旁邊拍照。我向朋友說她一個人上來這地方,也未免太大膽了。
此後我們就再也沒遇見她。
接著右轉入「鎮海平台」,因為上次沒走過,對周遭景物不免感覺非常新奇。走沒多遠就發現眼前一座防空洞,最裡面還有一個小洞,可以看見外頭,猜想那是個槍砲口吧!
再走沒多遠又發現一座碉堡,走近看,入口牆上還貼有公告,我們不敢貿然亂入,便匆匆走開。
一路走來總是有聽見簌簌人語,本以為最後會與其他人碰面,結果,卻是杳無人影。
有段林蔭深處,接連用木頭圍在步道旁,並有木棧道及木橋,只有我們倆人行在其中,有時心中難免會有些點惴惴不安。
但,午後燦燦驕陽遍灑步道,讓我們多了一份安全感。光明所到之處,黑暗注定退駕!
終於來到「鎮海平台」。此處也就是今日特地來的目的地。
去年來,我們是穿過「坑道休息區」那邊兩個相通的坑道後方走上來的,今天則是由另一個方向過來。
抱著希望以為今天會有更佳的景色,結果,好生失望。
以下這兩張照片是今日午後1點24分拍的。
下面這張則是去年7月14日午後1點35分拍的,同樣的景,卻是大相逕庭;帶著滿滿的希望前來,卻是大失所望,樂觀安慰自己……應是季節性使然吧!
臨去時再拍這張照片,竟有份溢於言表,一股化不開的淡淡愁緒。
再走至這處露天的觀景台,去年來的時候展望被濃密樹木遮蔽;朋友先走上去又匆匆下來,說像上次一樣還是被遮蔽了,我們便再度掉頭離去。
我們再轉進這兩個坑道,路標是寫著「坑道休息區」,朋友不停嘟囔著:「甚麼休息區,只有兩個相通的坑道,裡面暗摸摸的到哪休息?!」
去年我們就是從左邊那個透光的洞口跨出去,然後走上「鎮海平台」。
朋友走進右邊坑道內幾步,故意跟我說話,坑道內聲音回音相當厲害。
至此,終於順利完成今日的全部行程,我們便往回走下山。
下山途中,不少遊客紛至沓來扶老攜幼迎面走上來,此時午後1點半鐘。
1:44,回到登山口。
正當我們準備離去時,對面已聚集不少車輛,其中還有一部載滿遊客的遊覽車及計程車;我們這邊也陸續有多部車輛前來,這處景點似乎已被炒熱了。
離開龜山步道,驅車前往恆春準備吃「阿娥綠豆蒜」及下午3點才開始營業的「鄉村冬粉鴨」。
以前都固定去車城加油站進去那家說是正宗的綠豆蒜,幾星期前,朋友帶我去鎮內那家「阿娥綠豆蒜」,她說比車城那家好吃;這回變成我是嚮導,朋友吃了也有同感CP值也很高。
而那家「鄉村冬粉鴨」以前去店內吃過2次,覺得還不錯,現在漲價了,我們是外帶鴨肉冬粉湯及鴨肉飯(都是一份70元),卻踩到雷!
朋友說湯頭不錯,肉少(只有3小塊)而且骨頭很多,很貴!我覺得肉質很硬沒煮爛,幾乎是在啃骨頭,湯非常多是充份量的,以後就不去啦!
回程,在台1線屏鵝公路上,塞車塞的半死!!! (2023/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