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115首.JPG                                  

上星期又沒上山,

自從調整夏令時間後,

6點鐘左右抵達山腳下停車處,

天色早已大放光明~

水泥緩坡旁的石椅竟然由底部斷了,

很不可思議~

IMG_0002.JPG

登山口店家門前靜悄悄的,

貓狗哪兒去了?!

突然想起上校來,

自從他將暈眩藥夾在我車子擋風玻璃後,

就沒機會向他道謝~

IMG_0014.JPG

欲雨的天色~

IMG_0006.jpg

山友們紛紛攜伴上山~

IMG_0026.jpg

今天視野還算不錯,

迷濛中高雄地標85大樓隱約可見~

IMG_0039.JPG

IMG_0040.jpg

IMG_0056.JPG

IMG_0058.JPG

「看見妳就知道今天是星期四…」

那位經常碰面操客家口音的女山友說~

「不是啦今天是星期三~」

我趕緊澄清~

她似乎是每天來而且是獨自一人~

IMG_0047.jpg

屏東平原及旗山平原的綠野田疇盡在視線內~

IMG_0055.JPG

IMG_0074.JPG

IMG_0076 2.JPG

IMG_0035.JPG

中山相思林內,

沿途始終飄散著令人掩鼻憋氣的尿騷味,

顯然好幾處山友都隨地便溺;

真的很讓人生氣,

上山十幾年從來沒像這陣子登山品質這麼糟過,

興致也幾乎被破壞殆盡,

缺德啊~

IMG_0059.JPG

IMG_0060.JPG

這棵樹幹上長出褐色的蕈菇~

IMG_0071.jpg

老何棚架下一片闃黑死寂,

他家的兩條狗對我不友善地狂吠著,

懶得理牠們逕自下前山~

IMG_0085.JPG

突然眼前一亮,

嘩,

山牡丹女王般再度以鮮豔華麗之姿綻放了,

幾乎艷冠群花~

IMG_0088.jpg

IMG_0100.JPG

IMG_0115 3.JPG

IMG_0115.JPG

前山稜線旁看見這株孤芳自賞的山素英~

IMG_0119.JPG

依例在稜線上駐足逗留,

天色依舊沒變~

IMG_0121.JPG

IMG_0122.JPG

IMG_0130.jpg

IMG_0131.jpg

當令的生態植物都粉墨登場了~

白飯樹、爵床、玉葉金花~

IMG_0137.jpg

牽牛花、油桐花、紫花藿香薊、月桃花~

IMG_0138.jpg

IMG_0144.JPG

8點25分走到「酋長客棧」~

匆匆上過化妝室再唱一首歌後,

便下山到「可以居」~

「可以居」生意仍是一枝獨秀,

棚架下坐滿山友張先生、教授也在其中~

我走過去與張先生寒暄,

順便向他打聽上校的近況,

原來上校腿動手術了~

也難怪,

之前看他爬山時腳可真跛的相當嚴重~

最後終於唱了這裡才有的卡拉OK「Massachusetts」,

心滿意足地下山~

途中遇見拄著兩支枴杖下山的邱老師,

他說上校是上個月動手術,

因為膝關節長了骨刺,

已嚴重到非開刀不可的程度~

而邱老師妻子的車禍官司仍懸宕未決,

肇事者惡意拖延時間,

讓他們無計可施~

IMG_0150.jpg

下到登山口,

一黃一黑的狗以及一隻貓咪,

躺在水泥地上打盹,

IMG_0161.JPG

IMG_0162.jpg

其它卻不見蹤影……(2016/5/11)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飯前一顆蘋果可避免肥胖!12種讓你瘦身的食物

1.蘋果:在正餐前大約半小時吃一顆蘋果,蘋果含有的纖維和水分,可以讓你有飽足感,等到正餐時就不會吃太多。

2.酪梨:酪梨糖分低、熱量較高,因此能讓人有飽足感,此外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纖維質和其他營養素,因此對健康有益。根據《營養期刊》(Nutrition Journal)的研究結果顯示,午餐後吃半顆酪梨,可以增加飽足感,飯後3小時想吃零食的慾望降低了24%。

3.豆類:扁豆、豌豆等豆類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纖維質、抗氧化物、維他命B、和鐵質。多吃豆類也會有助於控制食慾。根據刊登於《肥胖》(Obesity)期刊的研究報告,正餐食物若含有豆類,飯後飽足感會增加31%。

4.湯:根據賓州州立大學的研究,午餐時如果在吃主菜之前,先喝一碗低卡路里的肉湯,將可降低整餐卡路里的攝取量達20%。

5.泡菜:泡菜含有短鏈脂肪酸,根據《紐約科學院年鑑》(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近期的研究顯示,短鏈脂肪酸可強化大腦與內臟之間的連結,短鏈脂肪酸會刺激某種荷爾蒙的分泌,這種荷爾蒙可以穿越腦血管障壁(blood-brain barrier;腦和血管之間為了阻止某些物質由血管進入大腦的屏障),強化飽足訊號。

6.辣椒粉: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的研究顯示,辣味可以有效控制食慾,如果每餐增加四分之一茶匙的辣椒,可以增加飽足感。

7.黑巧克力:如果真的很想吃甜食,可選擇黑巧克力。研究顯示,黑巧克力有助於降低血壓,保護心臟和大腦,而且相較於牛奶巧克力,更能讓人有飽足感。根據《營養與糖尿病》(Nutrition & Diabetes)的研究報告,如果餐前吃了黑巧克力,一餐的卡路里攝取量會減少17%。(多吃讓皮膚變好!巧克力的5大健康好處

8.蛋:如果早餐吃一顆蛋,那麼到中午之前都不會感到飢餓,因為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所以,如果早餐選擇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可增加飽足感,而且也會降低整天卡路里的攝取總量。(想降膽固醇,不要吃蛋比較好?破解五個迷思

9.堅果:堅果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與纖維質,這三種營養素可減緩消化、有效控制血糖,因此堅果是有助於控制食慾的健康食品。

10.燕麥粥:燕麥粥除了富含纖維與蛋白質之外,還含有大量的葡聚多醣體(beta-glucan),可降低膽固醇、調節免疫系統。燕麥粥可甜可鹹,依個人喜好調

 想9  

圖為香蕉牛奶燕麥粥(攝影:張緯宇)

11.水:身體若缺乏水分,也會讓你誤以為飢餓,因為若水分不足,便會導致能量降低、認知功能衰退、心情低落,這些症狀和飢餓非常類似。因此,當你感到飢餓時,不妨先喝一杯水,等待10分鐘,或許你的飢餓感就消失了。

12.乳清蛋白:乳清蛋白也能讓人有飽足感,根據刊登於《食慾》(Appetite)期刊的研究指出,飯前喝乳清蛋白飲料的人,兩小時後的進食量,比起喝碳水化合物飲料的人,要少18%。

(吳凱琳編譯)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想靠運動減肥?害你前功盡棄的7種食物

作者:天下編輯部

想1  

圖片來源:周書羽

很多人很氣為什麼花了時間和力氣運動,體重和體脂就是降不下來。很有可能是因為你運動完之後,吃錯了東西。

醫師指出,有七種食物,運動完絕對不能碰,否則前功盡棄不說,可能還會更糟。

1.生菜

想2  

圖片來源:王竹君

訝異嗎?雖然你一天當中的飲食絕對不能不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但運動過程中,你身體的能量幾乎是傾巢而出,且燃燒了很多的卡路里,而光吃生菜是一定無法幫助你補充流失的珍貴養份、維它命和礦物質的。

換言之,運動完之後的飲食,不能只吃生菜,你需要額外的纖維和蛋百質去支持你的肌肉生長。蔬菜很棒 ,但不足以應付運動之後的代謝所需。

2.鹹的點心、堅果、威化餅

想3  

圖片來源:陳德信

運動流汗,會流失水份、鹽份和鉀,身體自然而然會想吃鹹的東西。但鹹點心通常含有高卡路里,吃進去的鹽份比你流失的更多,更附帶攝取了很多熱量。

別吃鹹點心,改吃一根含有大量鉀的香蕉或水果乾。

3.含糖產品和蘇打水

想4  

圖片來源:陳德信

許多人運動完喜歡吃優格加葡萄乾、花生醬三明治或其它甜食,以及喝大量的可樂等碳酸飲料。孰不知,這是最大的錯誤。運動是為了加速代謝、甩掉脂肪,但運動完吃含糖食物和蘇打水,不僅會攝取很多熱量和卡路里,更嚴重的是,這些食品極具破壞性,最大的副作用是減慢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在減重過程中扮演極重要角色。

如果你運動完,真的非喝點白開水之外的東西不可,又不願喝天然果汁,那麼喝杯不含糖的冰茶吧,可補充流失的水份,又可使身心平靜下來。

4.高油脂食物和零嘴

想5  

圖片來源:邱劍英

炸薯條、薯片、玉米片、漢堡、熱狗、披薩等食物,不必多說,絕對不宜。但很奇怪,很多人運動完特別想吃這類東西。不要忘記,你的目標是減脂,而不是加脂。

你的身體需要製造肝糖,它是儲存在肌肉和肝臟裡的重要物質,但高油脂食物絕對不是肝糖的來源,更別說它們會升高壞膽固醇,長期下來會讓你暴露在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中。

5.牛奶巧克力

想6  

圖片來源:楊煥世

牛奶巧克力裡的胞和脂肪幾乎占了七成,且一塊巧克力熱量高達200卡,但沒什麼運動後身體需要的營養。研究顯示牛奶巧克力和黑巧克力可以改善你的記憶和認知功能。此外,黑巧克力有抗氧化作用,降低癌症的風險,你大可運動前吃它,讓你有更多機會燃燒熱量。

6.糕點、鬆餅、餡餅、布丁、甜甜圈

想7  

圖片來源:陳郁文

你的身體運動完需要高品質的碳水化合物,補充在運動過程中流失的肝糖,雖然糕點是碳水化合物,但它們不是可靠、健康的肝糖來源,因為它們含糖量過高。盡量選擇全麥土司或水果乾。

7.能量棒

想8  

圖片來源:flickr.com/photos/mwichary/2845005502/

能量棒的用處是在運動前給你運動時需要的能量和燃料,而不是運動後。很多人搞不清楚這一點,在劇烈運動或訓練後吃能量棒,百弊而無一利,因為能量棒含糖,會降低你的新陳代謝、刺激身體產生脂肪。此外,能量棒會增加你的能量,這意謂著如果你是傍晚運動,你晚上會睡得不好。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不如吃對!10大防癌聖品

◎文摘自/華人健康網

藥補不如食補,拒絕癌症就從飲食開始!梁永昌及夏子雯推薦以下10大防癌、抗癌食材,可供大家參考!

防癌聖品1∕【大蒜】蒜素、大蒜辣素 →抑制癌細胞生長

大蒜除了含有3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外,還含粗纖維、維生素B1、維生素B2、菸鹼酸、維生素C及鈣、磷、鐵、鋅、硒、銅、鎂和鍺等礦物質。生大蒜嚐起來有濃厚嗆辣味,含有硫化物與揮發油,揮發油具有辣味,內含蒜素或大蒜辣素(Allicin),有顯著抗氧化作用,可以減少人體產生自由基,及抑制癌細胞的增殖與生長。

怎麼吃:

生大蒜磨成泥或切片後酌加醬料,用來拌燙青菜、肉片、麵食都非常好,或是用於炒菜、炒飯、燉湯,都是不錯的提味辛香料。傳統小吃烤香腸最讓人擔心所含的亞硝酸鹽進入胃中,會轉變為致癌物質亞硝胺,吃香腸時不妨多配幾顆蒜頭,阻斷此致癌路徑,來提高保護力。不過,蒜吃多了也會刺激腸胃,甚至造成潰瘍或溶血性貧血,故每天吃的量,生蒜以1瓣(5克)為宜,熟蒜也以2至3瓣(10~15克)以內為佳。

防癌聖品2∕【洋蔥】檞皮素、硫化素 →防動脈粥狀硬化、胃癌

洋蔥含有多種植化物及硫化素,特殊的辛辣味和揮發性油等含硫化合物與硒等抗氧化物質的生理活性也被認為能夠殺菌,有利於增強免疫力、抗癌、降血脂及促進腸胃蠕動。特別是類黃酮、檞皮素及硫化物,可以幫助肝臟發揮解毒代謝功能,提升免疫力及對抗自由基、抑制癌細胞活性及防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可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研究顯示,經常吃洋蔥的人,胃癌發生率比少吃或不吃洋蔥的人要少25%。

怎麼吃:

新鮮洋蔥用來做涼拌菜,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成分,常見的料理方式還有用來炒蛋、炒肉絲、煨湯、炒飯、燉咖哩等。

防癌聖品3∕【綠花椰菜】植化素、膳食纖維→防大腸直腸癌、胃癌

綠花椰菜含有多種植化素,可阻斷及抑制癌細胞生長。花椰菜除是強抗氧化物和解毒酵素的催化劑之外,也有保護DNA組織的作用,能提高良性雌激素代謝物的比例,也能抗氧化而使癌細胞不易形成;且由於綠花椰菜富含膳食纖維質,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及代謝有毒廢物,因此能夠預防大腸直腸癌、胃癌等消化道癌症。

怎麼吃:

綠花椰菜清洗時,其莖部的營養也很高,不要整個切掉丟掉。綠花椰菜以水炒法較能保留住最多的營養素。其他同屬十字花科的白花椰菜、高麗菜、甘藍菜、大白菜,也都是值得推薦的抗癌蔬菜。

防癌聖品4∕【高麗菜】異硫氰酸鹽 →防乳癌、肺癌、食道癌

高麗菜素有「白色人參」之美譽,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鉀、有機酸及維生素B2、C、K、U等營養成分,同時還具有能改變雌激素代謝,幫助降低罹患乳癌風險的??,以及可降低致癌物毒性,有效預防肺癌和食道癌功能的異硫氰酸鹽,與有強大的抗氧化力的蘿蔔硫素等,因此,也被認為是極佳的防癌食材。

怎麼吃:

高麗菜可以洗淨後切絲涼拌或做成沙拉,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如果不敢吃生菜則快速汆燙、蒸煮或大火快炒也不錯。但是,消化功能不佳、脾胃虛寒及腹瀉的人最好少吃,以免造成腸胃道的不適。高麗菜的某些成分會抑制甲狀腺機能,因此,甲狀腺功能失調者切忌大量食用。

防癌聖品5∕【毛豆】異黃酮化合物、蛋白質 →防癌、降低冠心病風險

毛豆含有豐富蛋白質(優質的人體必需胺基酸)以及醣類、膳食纖維、卵磷脂、異黃酮素與鈣、鐵、磷等,是營養價值極高的作物。毛豆與黃豆一樣,都含有異黃酮化合物,這種植物性雌激素對癌症的誘發因子有抑制作用,還可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及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另外,毛豆中的蛋白?抑制劑與植酸,也有封鎖致癌酵素及抗氧化的作用。

怎麼吃:

帶殼毛豆燙熟後放涼,可以做成涼拌小菜;或是去殼後與肉絲、雞丁或蝦仁同炒、煨豆腐、做沙拉或煮湯等,都是不錯的料理選擇。

防癌聖品6∕【牛番茄】番茄紅素 →減少罹患攝護腺癌、卵巢癌

番茄是低熱量蔬菜,含有類胡蘿蔔素(含番茄紅素)、葉黃素、鉀、鐵、鎂、磷,及維生素A、B1、B2、B6、C、E、K、P等多種營養素。其中,番茄紅素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與番茄中所含的A、B、C、E各種維生素一起作用下,能抑制自由基對細胞染色體基因的傷害。研究發現,多吃番茄可以大幅減少攝護腺癌、胃癌、腸癌、卵巢癌、子宮頸癌、乳癌的發生率;也有研究顯示,多吃番茄約可降低4成左右的罹癌率。

怎麼吃:

台灣的番茄甜又好吃,可將新鮮番茄切小塊與其他蔬果及起司或少許橄欖油混合做成沙拉,或是偶爾做個番茄炒蛋、番茄豆腐湯、番茄煨麵......,可以變化出各種菜色。一般來說,加工處理或煮熟後的番茄,含有較多可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番茄紅素,若以同等重量來比較,至少是生番茄的2、3倍以上。

防癌聖品7∕【奇異果】維生素C、黃色素 →預防肺癌、攝護腺癌、大腸癌

小小一顆奇異果,所含的維生素C含量為檸檬的11~13倍,同時還含有蛋白質、胡蘿蔔素、葉酸、鈣、鐵、鎂、銅、磷等營養成分。奇異果所含的黃色素,可在人體內轉化為黃體素物質,有助於預防肺癌及攝護腺癌;同時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果膠,能使有害物質加速排出體外,預防大腸癌發生;另外,還有能保護正常細胞表皮、對抗病毒的丹寧酸,以及能強化細胞抗癌力的多?等。

怎麼吃:

挑奇異果要選外表無凹陷、果肉飽滿有彈性者為佳,並趁新鮮及早食用。可以直接當水果吃,也可以入菜做成水果沙拉或加切丁後加入優格一起食用等。

防癌聖品8∕【葡萄】花青素、白藜蘆醇 →延緩老化、防大腸癌、護眼

葡萄雖然是高升糖指數的水果,所含的果糖易被人體所吸收,但其營養成分高,富含果酸及鈣、磷、鐵及維生素A、B群、C等成分。近年來在延緩老化及抗癌領域中引起廣泛討論的「白藜蘆醇」,在葡萄皮及葡萄酒中就可發現它的蹤跡。同時葡萄皮與葡萄籽中還含有花青素、前花青素等抗氧化成分,除了可防癌、抗老外,也是很好的護眼營養素。

怎麼吃:

葡萄從皮、果肉到籽都是寶,充分洗淨後可以整顆食用,雖然葡萄籽並無法直接被人體吸收,但民眾可利用調理機把整顆葡萄打成未過濾渣的葡萄汁,以增加粗纖維的攝取量,預防大腸癌的形成。

防癌聖品9∕【綠茶】兒茶素 →防癌、延緩老化

綠茶是由新鮮茶葉摘採下來後,高溫快速殺青,不經發酵,生產而成的茶葉,之中保留的營養成分與鮮茶葉最接近。綠茶中的兒茶素有抗發炎及清除自由基的效用,因此,被認為可以預防癌症與延緩老化,像日本的長壽老人很多,就被認為與當地人普遍愛喝綠茶有關。

怎麼吃:

台灣綠茶不論是龍井茶或碧螺春茶,都甘甜好喝。由於水溫過高會破壞兒茶素等多酚化合物,所以,泡茶時使用的熱水最好不要太燙,或是偶爾喝喝冷泡茶,如此能使茶湯中保留住較多兒茶素。

防癌聖品10∕【堅果】不飽和脂肪酸→助發育、預防疾病

不論是芝麻、核桃、腰果、松子、南瓜子、葵花子、花生、胡桃、杏仁果、開心果等堅果,都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以及鈣、鎂、鉀、錳、銅及硒等礦物質及微量元素,是有助生長發育、預防疾病的極佳健康食材。堅果及核果類食物中也含有「白藜蘆醇」,可誘導癌細胞凋亡,在動物實驗中顯示,搭配食用堅果的情況下,可以提高動物腦癌及頭頸癌的放射線治療效果;另外,核桃中豐富的植物性脂肪酸,是一種優質抗氧化劑,也有助於降低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

怎麼吃:

花生等堅果類食品最怕受到黃麴毒素(易誘發肝癌)污染,所以,一定要存放於陰涼乾燥的地方或利用密封罐冷藏,並在安全期限用儘快吃完;不過,堅果類的油脂量較高,食用上必須限量,建議每人每天攝取1份堅果,約相當於3顆核桃或5顆腰果或杏仁。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199 1首.JPG

三個星期沒上山啦~

六點十幾分抵達停車處,

正在車後方整理裝備,

突然看見久違的教授車子停在我車子前方~

「好久不見啦,

我還以為你退休了…」

我高聲地說著。

「退休…」

他聽懂我語中弦外之音,

面無表情苦笑後喃喃說著,

似乎欲語還休~

穿戴完成我逕自走上水泥緩坡,

習慣抬頭仰望後山天光雲影~

IMG_0002.JPG

天際雲影變幻~

IMG_0004.JPG

登山口左方藍天上繾綣的白雲~

IMG_0011.JPG

油桐花迎賓步道~

IMG_0015.JPG

居然連續看見好幾朵6瓣油桐花,

讓我非常驚訝;

往年是很難找到,

想不到今年卻如此輕易就能找到~

IMG_0023.JPG

IMG_0159 1.jpg

油桐樹上白靄靄雪球狀的花毬~

IMG_0030.JPG

在南部能看見如此規模,

也算是個小確幸~

IMG_0031.jpg

IMG_0025.JPG

教授低頭不語默默前進,

他還不惜犧牲形象,

只穿一件無袖內衣而已~

IMG_0035.JPG

步道旁這棵唯一僅有的七里香,

已花開一段時日了~

IMG_0036.JPG

IMG_0037.JPG

在中山步道旁,

這條引水管已被改造過,

不過依舊漏水,

太浪費水資源啦~

IMG_0043.JPG

今天還是沒遇見上校,

自從他送我暈眩藥後,

一直沒機會向他道謝,

心裡始終惦記著;

何況我也改變上山時間,

提早上山似乎要遇見他的機會更難了~

IMG_0049.jpg

前幾天腰閃到尚未痊癒,

走起路來略感吃力;

一停下來拍照,

蚊子瞬間就糾眾聚攏過來,

囂張的瘋狂攻擊,

渾身被叮咬的狼狽不已,

夠慘的~

好喜歡這種藍天白雲的天空~

IMG_0053.JPG

這隻褐蝶當我迅速按下快門後,

牠忙不迭振翅翩然而去~

IMG_0060.JPG

中山稜線遙望後山油桐樹~

IMG_0063.JPG

屏東、旗山平原~

IMG_0070.jpg

這位山友,

固定這個時間上山,

然後又從中山下山,

來去隨性自如~

IMG_0074看他上山、下山.jpg

「獨孤樹」旁步道上也灑滿油桐花~

IMG_0084 1.JPG

「獨孤樹」近況~

IMG_0085.JPG

這位山友經常看見他的身影,

今天終於有機會跟他正面接觸,

其實他年紀看起來還算年輕喲~

IMG_0087.JPG

山素英、白飯樹、玉葉金花,

這裡的生態植物此時也是它們的花期~

IMG_0158 1.JPG

IMG_0090.jpg

IMG_0105.JPG

這一片假臭草(又名貓腥草),

它們的葉緣是呈鋸齒狀的,

我已能辨識出它與紫花藿香薊啦~

IMG_0092.JPG

IMG_0093.JPG

下到前山稜線~

IMG_0146 1.JPG

IMG_0146 4.JPG

儘管時令群花爭妍,

然而FOCUS焦點是它們,

是無庸置疑的啦~

IMG_0159.jpg

IMG_0162.jpg

8點25分走到「酋長客棧」,

教授已在棚架下~

雖然今天狀況不是很OK,

還是唱了三首歌曲,

9點不到就起身下山~

星期四「可以居」沒營業,

空曠的棚架下杳無人影,

兩旁雜草清除後讓出寬敞的步道~

IMG_0165.JPG

每個轉彎處會來個驚喜~

IMG_0168.JPG

IMG_0175.jpg

IMG_0179.JPG

登山口回眸棉絮般藍天~

IMG_0198.JPG

一簇褐色芒草花妝點萬綠叢中,

營造出另一番風雅逸致氛圍~

IMG_0199.JPG

天氣愈來愈熱,

山友們選擇早早上山也早早下山~

IMG_0200.JPG 

我亦若是~(2016/4/28)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吃味精對人體不好?誤會一場!

/崔西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

 1  

         一百多年前,日本人從海藻中發現,食物的鮮味就是來自於海藻中的一種胺基酸「麩胺酸鈉」,因此,利用技術把麩胺酸鈉從海藻中萃取出來,成了「味精」。

來自於天然食物萃取 對人體無害

         台北郵政醫院營養師黃淑惠表示,味精原本就是從食物中萃取出來的,是十分天然的東西,對人體無害。

         味精是一種胺基酸,許多食物中都可提煉出來,從香菇、昆布等食物中都可提煉胺基酸,像甘蔗、木薯、肉類等這些蛋白質高的食物,也都能水解提煉出胺基酸。

         麩胺酸鈉對人體無害,但為什麼有人會對味精產生過敏?黃淑惠說,醫學界還沒有找出原因。味精過敏的症狀,包括臉部充血、頭痛、昏眩、舌頭腫脹、心跳加速、頸部僵硬、上肢出現麻痺刺痛等,也被稱為是「中國餐館症候群」。這些症狀常只維持1~2個小時就緩解,比較令人擔心的是,因為過敏而引發氣喘。

外食族常見味精過敏症

        DISCOVERY節目曾針對味精做了實驗,讓兩組人一起用餐,其中一組的食物中未加味精,而另一組的食物則加了味精,但結果顯示,出現嚴重味精症候群的人,是吃了未添加味精的食物,而吃添加味精食物者,則沒有人表示出現味精症候群。

         黃淑惠指出,這項實驗顯示,味精絕對不具有毒性,少量使用對人體並無害,而表現出過敏症狀的受試者,或許只是針對其中幾樣食材過敏,而非對味精過敏。

         在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即制訂了對麩胺酸鈉的建議使用量,即每一公斤體重每天可服用120毫克麩胺酸鈉,以一位50公斤的成年人來說,每天吃到6克的味精,都不會超過這個劑量。

         外食的人常出現味精過敏的症狀,黃淑惠認為,可能是餐館的味精放過多,且每道菜都放,易在短時間內累積劑量過高而導致過敏,若回到家自己烹調,少量添加就比較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任何食物對人體都有安全劑量」,只要製作的工廠不黑心,劑量不高,對人體不會產生什麼壞處,都是安全的。

味精安全疑慮 唯有鈉含量過高

         不過,黃淑惠較擔心的是,味精的麩胺酸鈉成分含有「鈉」,一般人使用味精時,都是和鹽一起使用,同時吃進鹽和味精,極有可能造成攝取的鈉含量過高,因而許多人吃完味精會口乾舌燥,其實是因為鈉攝取過多的緣故。

         正因為味精含鈉,黃淑惠認為,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尿酸高、肝腎功能不好的患者,吃味精太多就會比較危險,危險的原因卻是鈉含量攝取過高了。

         不少業者看準現代人不敢吃味精,紛紛開發了用來替代增鮮提味的調味品,如高鮮味精、雞精粉、柴魚粉、香菇粉等,黃淑惠說,相較於味精的麩胺酸鈉,這些產品中也會有麩胺酸鈉,再加部分核苷酸鈉、肌苷酸、鳥苷酸,同樣具有鈉含量,代謝之後還會產生普林,與傳統味精並無二致,甚至可能還含有其他人工添加物。

         這些物質主要的目的,只在提升食物的鮮味,讓食物更加美味而已,若擔心鈉攝取量過高,或怕自己產生對味精過敏的短暫症狀,黃淑惠表示,烹煮食物並非一定要添加味精,可以使用海藻、昆布煮湯,或用新鮮蔬菜(像蘿蔔、洋蔥、昆布、蘋果等)熬煮高湯,同樣都可吃出食物的鮮味。

味精使用TIPS

         麩胺酸鈉是一種胺基酸,特性就是遇熱會分解,所以,使用味精時要在食物起鍋前再放,若是在一開始煮就先放味精,高溫會使味精分解而吃不出鮮味,因而很多人會頻頻追加,造成鈉含量過高的危險。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別活得要死不活!        作者/聖嚴法師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活著。其實,人的生命不是無奈的負擔,也不是偶發的事件。一個人來到世界上,一定有他的作用和功能,有的是對家庭和社會的功能,有的是對自己的功能。只要能夠平安地活下去,就能發揮自己的功能。

 曾有位老人對我說:「我如果不趕快死掉,對家庭社會都是負擔。」

 我說:「生命活著,就有它的價值,你不需要覺得自己是負擔,活得很愧疚。如果生命的期限到了,你自然就會走了。」有的人不清楚生命的意義,一方面捨不得死,一方面又不想活,結果變成「要死不活」,真是可憐又可惜。人不要等死,也不要怕死;在未死之前要好好地活,才能提昇生命品質。 ---摘自《 人生不再無聊 》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11 2首.JPG                                                   

 這是趟意外的行程。本來,如是想:待下次環島時再探訪多良車站也不遲……

 真的,按理是無法成行的,但,就是那麼因緣俱足成就了這趟多良車站之行。這可真是個感恩的歲月。

 不像以往,每次要出門前一晚總是徹夜難眠,加重暈車的症狀;意外地還蠻篤定地按照平常作息就寢。

 次日,按照送我暈眩藥的笠頂山山友叮嚀,早餐前就先吞下兩顆藥丸,算是定心丸吧。

  5點50分由市公所上車,氣定神閒騎著機車提早到達,許多山友早已守候在那裏了。

 此行又是23輛大巴浩浩蕩蕩上路,我向會長謔稱:「又是進香團!」他老兄忙不迭說:「可是我們是很有秩序的!」說的也是,這點我持肯定的態度。

 車子下南州交流道後,行駛屏鵝公路往台東南迴公路前進…。

 車窗外不停移動的光影、景物,一道曙光劃破半夢半醒大地~

DSC_2689.JPG

DSC_2691.JPG

 姪女跟女兒一起參加,好久沒見面了,當車輛停靠在休息區時,我們就在那裏上演一齣喜相逢,然後直到活動結束,我們就沒再碰面,好瞎!

 車子即將再度出發時,手機突然接到多年沒見面的C來電,說方才看見我走過她們10車;然後,又直到晚餐時在餐廳口我倆才碰面。

 活像是處在烽煙四起親友分離的亂世……

 車子終於行駛在南迴公路蜿蜒山路中,那兩顆暈眩藥真的發揮功效,讓我居然不暈車了,可是,後來卻一直口乾舌燥,會不會是吃兩顆的關係,藥效太重了?!

 抵達多良車站,人龍般迤邐的隊伍引來眾多遊客注目禮。

 每個觀景台上擠滿慕名而來朝聖的遊客,包括我們。拜天氣晴朗之賜,浩瀚平靜無波的太平洋配著灰藍色天空,海潮層層拍岸,這180度無敵美麗海景,完美呈現眼前。

IMG_0001.JPG

IMG_0002.JPG

IMG_0003.JPG

IMG_0006.JPG

IMG_0007.JPG

 正好一列火車經過,多良車站早已不停靠,所以火車逕自呼嘯絕塵而過。

IMG_0004 2.jpg

 艷陽高照酷熱的天氣,山友出盡所有防曬措施,免遭熱浪荼毒。

IMG_0008.jpg

 驀然回首時,會有不錯的風景~

IMG_0009.JPG

 另一處觀景台~

IMG_0012.JPG

IMG_0011.JPG

 大夥在多良國小排隊等候上化妝室時,一位原住民小朋友拿個小盒子向每人收取10元清潔費。讓這窮鄉僻壤的學校另闢財源。

IMG_0013 1.jpg

 沿著水泥路緩步上坡,一路少有林蔭步道,這天氣實在讓人受不了,可能一開始疾行,我的胃竟開始痛起來,只得放慢腳步徐行舒緩疼痛。

IMG_0013.JPG

 每遇一處難得的小小樹蔭,山友們就迫不及待地停下來歇息片刻。

IMG_0015.JPG

 沿途許多小米田,稻穗個個飽滿豐盈隨風款擺。

IMG_0020.JPG

IMG_0021.JPG

IMG_0016.JPG

 每當疲憊不堪時,讓人屏氣凝神的海景,會突然出現眼前,給你來個意外驚喜提振士氣~

 海洋流露一股內斂的沉穩~

IMG_0017.JPG

IMG_0018.JPG

IMG_0025.JPG

IMG_0026.JPG

IMG_0028.JPG

 途中看見一位漲紅著臉的女山友,與山協一位幹部在交談,原來他在勸導女山友不要繼續往前行了,看她狀況似乎不太妙;女山友也傾向不敢逞強,選擇往回走。

IMG_0029.jpg

IMG_0030.JPG

IMG_0031.JPG

  艷陽高照,這種天氣不中暑是萬幸,多數山友都漲紅著臉,咬牙持續上坡前進。

 像我這身簡直像「藏鏡人」的裝扮,幾乎是滴水不漏的防曬準備,可我心裡卻暗罵:枉費一個冬季的美白,半天工夫就破功了!

IMG_0032.JPG

IMG_0047.jpg

 心裡犯嘀咕時,這美麗的海景又再出現啦~

IMG_0033 1.JPG

 這個view可以完整看見依山傍海的多良村落~

IMG_0045.JPG

 多位山友跟我一樣,禁不住內心的悸動,停駐在這裡玩自拍,擷取海闊天寬唯美的畫面~

IMG_0049.JPG

IMG_0050.JPG

IMG_0051.JPG

 當然我也不遑多讓,手機加相機交互使用,豈可錯過不再的風景~

 沿途都是對登山者的膝關節很傷的水泥路,到目前為止都是上坡路段,不時聽見山友們叫苦連天。我仍不改走走拍拍的習慣,反正快慢總會到達目的地的,只要不超過集合時間,不是嗎? 暈眩藥副作用讓我一路口渴難當,背包只有兩瓶水而已,我只好省點喝了。11點半鐘,一旁正好有片竹林,我與其他山友便鑽進去吃今天的午餐--兩顆素粽。

 用完午餐繼續上路。日正當中,氣溫持續升高,宛若置身大烘爐,真苦不堪言,幾乎舉步維艱。

 這一帶的生態植物油桐花、月桃花、咸豐草還有紫背草,比起笠頂山上的看起來豐潤碩美許多,土壤水質的緣故吧~

IMG_0085.jpg

IMG_0053.jpg

IMG_0069.JPG

IMG_0073.jpg

 喔喔,怎麼陸續幾部小貨車載著山友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偷呷步喔~

IMG_0054.jpg

IMG_0055.JPG

 在前方看見山協總幹事面帶痛苦表情站在路旁,原來他兩腳嚴重抽筋,熱心的山友紛紛停下來幫他按摩抹藥。

 後來遇見殿後的會長,與總幹事及幾位山友會合時,岔路停了一部小貨車,會長居然認識車主,有人提議情商車主能載他們一程,我逕自繼續往前走。聽曾來探山的山友說,再過去就是下坡路段了,然而還是水泥路。早知道整段路都是水泥路,我就不來了;甚麼健腳、肉腳的,持盈保泰才是王道。

IMG_0057.JPG

IMG_0061.jpg

IMG_0079.JPG

 我越來越覺得兩腳似乎不太對勁了,這時會長及總幹事還有幾位山友坐著小貨車從我身旁呼嘯而過,會長還不忘向我揮揮手。

 這下完了,走到下坡路段時,左小腿開始抽筋,而右腳從腳底到小腿也抽筋了,我勉強硬撐著孤單地走著……

 直到一個拐彎處,有個新的鐵皮屋,幾位山友站在路旁,當我走過他們幾步時,其中一位看來是山協幹部突然叫住我:「要不要湊8個人,坐小貨車到溫泉區,一人一百塊?」

 「我兩條腿已開始抽筋了~」我只淡淡地回應他。

 「那妳千萬不要繼續再走了喔,抽筋會越來越嚴重的,妳跟他們在這裡一起等吧,我繼續走下去……」他又說,從此處到溫泉區會合處大概還有一個半小時腳程。

 就這樣,真是遇到貴人,我就跟其他7名男女山友一起坐小貨車下山。在車上,我的腳嚴重抽筋到無法伸直,我咬緊牙忍著痛楚不停摩娑兩腿。唉,甄試的,第一次碰上爬山腳抽筋…。

 慶幸的我遇到他們,他們是11車和6車的山友,否則我真的要叫天天不應了。

 那位原住民小貨車的車主,真的佛心來著,真的只向我們每人收費一百元而已。下車時我不忘向他鄭重說聲「謝謝」,感謝他排除我的難關,也是我的貴人哪。

 搭上接駁車,大夥在金崙賓茂國小內或坐或躺休憩,等待4點啟程賦歸。

IMG_0092 1.JPG

IMG_0092 2.JPG

 車窗外,夕陽伴我歸~

IMG_0092.JPG

IMG_0093.JPG

IMG_0094.JPG

IMG_0095.JPG

 晚餐,在南州一家餐廳用餐。

 雖然,今日行程,不盡如意,但總歸「醉翁之意不在酒」,可也讓心靈做個短暫自由自在漂泊,足矣!(2016/4/17)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談太極拳                      作者/舒國治(作家)

   太極拳追求鬆與靜。許多習拳者打了多年,並沒太在意究竟鬆了多少又靜了多少。這便是沒真正把拳想在心上。須知鬆,是令自己鬆開身體來盤拳架子;同時又是令自己恆心練拳架把身體逐漸練鬆。可見鬆的程度,是很難很慢的進境。而鬆,亦是可以觀測的。血壓降低了,是一種鬆。甚至血糖降低了,更是鬆的更高境之表現。夜裡睡得更好了,是鬆的很簡明之例。

   乃鬆,是副交感神經得以完備作用之因由也。鬆,實是一種內部的休息。

   然鬆之一物,並非只有打太極拳方能獲得。瑜珈也教人放鬆。冥想,也令人鬆。催眠,也把人送至鬆的境域。許多人只要沒啥心事,根本也滿鬆的。但既然打上了太極拳,則不妨在這趟拳裡謀取鬆靜之追求。倘打了好些時日,連鬆猶未感受,那何不在瑜珈的「攤屍式」中求之?何不在蛙式游泳中求之?何不在打坐中求知?何不在「蘇菲旋轉」中求之?甚至在暢吼高歌的「廣場舞」中求知?

   太極拳講鬆,先講人體工學的法則。如謂「沉肩墜肘」。肩不聳,是鬆。要把肩沉下,其實是頸椎與胸椎皆上提的效果。頸椎與胸椎何以上提了一陣,又莫名其妙的跑掉了,形成肩又聳起來呢?這一來是心理上與遇到了緊張的理由,二來支撐胸椎、頸椎的腰椎與尾閭(甚至其內的臟腑)並不那麼厚實飽滿,於是上段脊柱少了供應的能源,致心理上只好提醒或暗示肩膀要聳了起來以為應敵之可能也。

   故而把脊椎練札實,是為鬆之第一步。

   拳經中謂「尾閭中正神貫頂,滿身輕利頂頭懸」,便是在脊柱上做文章。全身如同一團軟肉都讓它垂下,惟有一樣東西還提撐著,便是脊柱。而太極拳強調的工學,有涵胸,有拔背,皆指名脊柱的曲線,更重要的,是懸頂。乃頸項下面有弓起的大椎,懸頂做得好,則全身之結構即能掌握,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也。以貓為例,貓多麼鬆柔,然你看,主人要把貓拎起,換至別處,他所拎的位置是貓的脖子處之脊旁筋皮,而貓完全不會不舒服。故練內家拳,脊椎最要拎提來練,而懸頂,是拎整條脊柱最佳的「提綱挈領」位置。

   頂頭懸了,便「滿身輕利」了,這就是鬆。

   再說初練的招式。一開始的掤履擠按,要設法先練出味道。主要自起勢中的「太極式」將要往下生出陰陽,遂化成最不明顯拳式的那些掤履擠按。高手在老年時自己偶隨心打掤履擠按,往往打得模模糊糊,然卻是同氣團相揉碾得極是有致。可見掤履擠按是既可以打成楷書體,亦可以打成隸書體,更可以打成行書草書體。

   掤有點像是用手臂向外撥,但又是向外漲開,這主要是做到開合相寓的的「開」。而閭則有點是掤的收回。掤履擠按四式合成一個叫「攬雀尾」的複合招,而要攬成這個雀尾,已然將胸懷前的氣球摩撫勻轉得柔活圓膨,是很值得深練的。

   掤的出手形式(更像是「出臂」),似無意於打人,更像是要聽勁;即與敵方的臂搭住,而後「沾連黏隨」,遇最好時機,一發,則丟人於幾丈之外。

   而靠,有點像將掤的角度抬高至上臂與肩。

   而不管是掤或靠,頭皆要向正上方微頂,像是挨一挨上方幾公分處的如棉花般之雲朵。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好的用餐習慣,健康加分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為了生存,人不能不吃飯;但如何吃飯,也是大有學問的。養成正確的用餐習慣,對健康及血壓大有益處。

★節制飲食,改善血壓

  節制飲食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於人體有時處於飢餓狀態,自律神經、內分泌和心臟血管系統,會受到良性刺激,從而啟動人體的調節功能,使機能均衡穩定,神經系統趨向平衡,有利於維持正常的血壓。

  ●1.定時定量

  吃飯有規律,按時用餐、每餐的量固定,能使胃腸規律地蠕動和休息,消化酵素能規律地運作,使胃腸道功能保持良好狀態,減少胃腸疾病的發生,也較能保持平穩的血壓。

  ●2.少量多餐

  每餐少吃點:每餐進食量少,血液中的血糖濃度會比較低,身體分泌的胰島素就少,身體就不易囤積脂肪。

  每天可加餐:在少吃的基礎上,可以增加每日用餐次數,例如每天早、午、晚三餐外,可於兩餐之間添加健康小食品,如水果、高纖餅乾等。

  控制總熱量:不論吃多少餐,總熱量不應超過一日三餐的總量。

★降壓王道:養成用餐好習慣,減輕腸胃負擔

  ●1.口味淡

  不要刻意偏重哪一種味道,建議口味清淡些,對健康好處多多。

  ●2.以溫食為主

  「胃喜暖而惡寒」,建議用餐以溫食為主,減少生冷食,太冷的食物會使胃黏膜血管收縮,並刺激自律神經、分泌壓力荷爾蒙,導致血壓上升。

  ●3.少吃過硬食物

  堅硬的食物、纖維過於粗糙的食物,容易造成胃黏膜的刺激,使自律神經緊張,血壓因此上升,尤其對年紀大或胃不好的人,更容易造成問題,烹煮可使食物軟化。

  ●4.適量飲食

  人體需要的營養雖然來自飲食,但飲食過量也會損傷胃腸等消化器官,如消化不良等症狀,也會使胃腸過度膨脹,導致血壓上升。

  ●5.細嚼慢嚥

  細嚼慢嚥可將食物磨碎成小塊,並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嚥,而且唾液含有酵素,可初步分解澱粉。同時,咀嚼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有利的條件。如果吃飯狼吞虎嚥,會增加胃腸的負擔。

  ●6.飯前喝湯

  有一句俗話:「飯前喝湯,勝似藥方。」從醫學觀點來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有其好處。因為人在感覺飢餓時,口腔、食道、胃的黏膜通常比較乾燥,此時如果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容易發生胃脹氣或消化不良。

  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是先潤滑消化道,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使消化腺分泌足夠的消化液,為進食做好準備。飯前喝湯,有益於腸胃對食物消化吸收,對胃保護有好處,也不會因進食不順而升高血壓。

  ●7.飯後1~2小時吃水果

  米飯、麵食、肉食等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的食物,需要在胃內停留一段時間,經過1~2小時的消化過程,才能緩慢排出胃部,進入小腸。水果的糖分在胃中無明顯消化,要進入小腸才開始被分解吸收。

  ●8.邊吃飯邊聊天

  有些人認為,吃飯時不宜說說笑笑,否則對消化吸收不利。而一些研究指出,吃飯時如果能輕鬆邊吃邊聊天,能使一起進餐者交流感情、放鬆情緒,愉快的用餐氣氛使腸胃正常地消化食物,促進消化液正常分泌,還可促使自律神經平衡,使血壓不易升高。

  ●9.輕鬆坐著吃飯

  哪種用餐姿勢最好?有研究指出,站著或坐著都好,蹲著不好。因為蹲著時,腿部和腹部受壓,血液受阻,循環回心臟的血量減少,進而影響腸胃的血液供應。不過,吃飯時大都採用坐姿,主要是因為站著吃雖然腹部最不會受到壓迫,但是腿部肌肉會累,手端著碗也很累,而坐姿最能感到輕鬆自在。

◎以上資料摘自《高血壓就要這樣吃》

何一成、武強著  人類智庫【康鑑文化】出版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