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位著名的畫家,一時興起,相約用同一個題目一起作畫,想要看看兩位大師為了一較長短,在彼此認真經過腦力激盪之後,會有甚麼樣的傑作產生?他們抽中的題目,只有一個字「靜」。兩位畫家用心冥想了片刻,便開始提筆在畫紙上著墨。

過了不久,兩人的作品幾乎同時完成。第一位畫家自豪地將他的畫作攤開來,只見長長的畫軸上,一片碧綠動人的湖水,無盡地延伸開來,湖面不見一絲波瀾,岸邊的垂柳,婆娑搖曳的倩影,倒映在清澈見底的湖水當中,又似乎留有無盡的低迴之意,整個湖畔的畫面看來,當真只有一個「靜」字得以形容。

第二位畫家由衷地誇讚了幾句,緩緩地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

那是一道雨後山中的雄偉瀑布,湍急的水流,猛烈地衝向陡峭的山石,頗有萬馬奔騰的架式;讓觀者耳中,依稀可以聽到瀑布不斷傳來轟然巨響的隆隆聲。

在氣勢壯闊的瀑布半腰處,有著一處突兀橫生的枯枝,正隨著水波的衝擊,不斷地晃動著。而在搖曳不停的枯枝樹梢,凌空懸著一個簡陋的鳥巢;鳥巢當中,有一隻幼小雛鳥,正安祥地閉著雙眼,沉沉入睡。對於瀑布巨雷般的聲響,彷若不覺。

第一位畫家呆看著這幅畫,不知經過了多少時間,方如大夢初醒一般,輕輕搖著頭,口中訥訥地道:「我只能描繪情景,你卻能詮釋情境,的確是你高明的多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