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062首.JPG                            

    天未亮,披星戴月出門,大巴準時5點出發,9點半鐘就已到達「關刀山」停車場。

   今天活動是要登位於苗栗三義鄉與大湖鄉交界處的「關刀山」,名稱由來因它山形酷似三國時代關公所使用的「青龍偃月刀」刀背而得名,海拔889公尺。「關刀山」就位於「出關古道」的途中。所以今天重點是走「出關古道」。

   「出關古道」,是日據時代苗栗公館鄉「出礦坑」至三義鄉「關刀山」的一條古道,全程約20多公里,後來因產業道路開闢而荒廢,直到近年來苗栗縣政府重修部份路段,以提供民眾作為登山休閒之用。

   沿途大都是在濃密的孟宗竹林及林樹內行走,中颱蘇力昨日剛肆虐北部,數百名山友迤邐在狹窄步道上,數度發生塞車」打結情況;因為得等候開路先鋒的山友披荊斬棘清除步道上被颱風橫掃後橫七豎八的斷枝殘葉。感恩喔~

IMG_2.jpg

IMG_003.JPG

    颱風過後天氣不太穩定,風帶著湧動的浮雲快速移動。在幾處的風口感受到無比沁涼的山風陣陣吹拂,走了好一段步道山友紛紛說都沒流汗哩。

IMG_9.jpg

IMG_0019.jpg

IMG_19.jpg   

IMG_0021.JPG

    上網爬文早知這裡的展望普通而已(這跟個人欣賞角度有關),幸好借助今天變幻多端的雲層,讓平淡無奇的景色增色不少。

   其實,本來不想參加這次活動的,但陰錯陽差一廂為會順道前往「龍騰斷橋」彌補我之前的缺憾才報名。乃因4月份的機車環島第七天,我騎到三義時雨下個不停,到了勝興車站聽說到「龍騰斷橋」還有4.5公里,以為還有一段很長的路便掉頭離去。

   結果,因為那條路很窄,豈容得下十幾輛大巴進出。嗚呼,真的很懊悔當時沒有堅持到底,而錯過那次機會。

   走過好幾座山,山勢雖然不高,但卻是陡上坡,鋪上枕木的步道有的已經腐爛,雖然用鋼釘補強,風災後難免濕滑,走在其上皆步步為營小心翼翼。有山友說待會下山就知道苦了。

IMG_31.jpg

IMG_0029.JPG

IMG_42.jpg

   幾度上下坡後,11 點多鐘,終於抵達三角點,這裡有一顆三等三角點基石。

IMG_0053  4.jpg

IMG_0045.JPG   

IMG_0046.JPG

IMG_0050.JPG

    山友們迫不及待在寬闊的平台上俯瞰遠景,有的找遮蔭處席地吃午餐。此處展望的確平平,藍天白雲反而喧賓奪主成為最佳主角。

IMG_0057.JPG

IMG_0058.JPG

IMG_0055.JPG

   12 15分,午餐後循著原路下山,下坡落差大且陡,讓許多山友直嚷著「上山容易下山難」。我聽到走在我前面的幾位山友自怨自艾,每次爬山都暗罵不在家裡睡覺偏偏跑出來活受罪,然而,回去後就忘得一乾二淨,下回又再報名參加了。我不覺莞爾,似乎一語道盡所有山友的心聲。

IMG_65.jpg

   沒帶登山杖的山友,已感受到膝蓋不勝負荷,紛紛就地取材砍伐步道旁修長的孟宗竹代替登山杖。

   脊椎側彎姿勢稍不慎就容易閃到腰的我,即便始終戒慎恐懼保持不急不徐的步履,仍不堪連續的上下坡,我左膝蓋肌腱炎的痼疾又復發,加上今天又穿雨靴,右腳護膝不知是否摩擦過度,右膝外側隱隱作痛,簡直屋漏偏逢連夜雨,從來沒發生這種慘狀;而持登山杖的右手卻也痠痛不已。更慘的,背包裡的兩瓶水也喝的一滴不剩。

   1 點半鐘終於回到停車場,當務之急就是開始找水,也無餘力再走「薑麻園步道」。

IMG_0080.JPG

IMG_82.jpg

   點鐘回程時間還早,山友們紛紛在附近閒晃,可樂壞在賣當令農特產的攤販。

   這裡可以遠眺大雪山脈,展望比步道上還好,高低有致遠山近景盡收眼底。

IMG_0073.JPG

IMG_0077.JPG

IMG_0079.JPG

IMG_79-2.jpg

     許多山友到「聖衡宮」涼亭下泡茶,託車友「堂仔」的福,我也在那裡喝了好幾杯生津解渴甘醇的好茶。真多謝喔!

IMG_90.jpg

IMG_0088.JPG

IMG_0086.JPG

   上車前這裡的農特產幾乎被山友們一掃而空,老薑、梨子、苦瓜、百香果山友們大有斬獲,尤其看見男山友們也不遑多讓女山友,與攤販你來我往出清喊價的情景,真是登山另一有趣的花絮。

   上車後戴上耳塞閉目養神,白日將盡,一日遁逃山水間,也讓糾結纏繞情緒如電腦磁碟般重新獲得重組……(102/7/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