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有一天下午,在案場內,本來聚精會神地看書,後來眼皮有點酸澀,不經意地將目光移往室外的路上,卻讓我看到一幅不可置信的畫面。

    一個我認識的業主,被一位騎乘機車長髮年輕的辣妹載在後座,他將整個身體緊貼在那女生的背部,然後兩隻手環抱著她的腰,狀至親暱。如果要說,兩人沒有曖昧關係,我想鬼才會相信。

    我揉揉眼再定神一看,天,果真是他!一個我原本認為形象端正,只差是愛喝酒的業主。

    幸好我不是個BMW(Big Mouth Women),要不,肯定這件事會被渲染的沸沸揚揚。

    可是,這件事卻也更加印證,男人果真是飽暖思淫慾。

    其實,在我們業界這種事情是司空見慣的,而且屢見不鮮。俗諺”笑貧不笑娼”,世風日下,不是麼?!

    有一個業主M,換女友如在翻書,他老婆早就”妾心古井水,波瀾誓不驚”了,只好放生任他在外拈花惹草。

一位入行不深的售屋小姐,姿色算是中等,原本妝扮像是一位村姑,就因為搭上M,想要以美色擄獲他的心,就花了一佰多萬將全身上下整型重新打造一番,這件事傳遍業內。我始終認為,雖然”沐猴而冠”,但不要忘了畢竟還是猴子。而她在此期間儼然一副老闆娘的姿態,對人頤指氣使,當然得罪了不少人。

她因與M有這層特殊關係,得以順理成章地接M公司的case,在短短三年內,就讓她賺進八佰多萬元,她有如踩在雲端,喜不自勝,以為自此可高枕無憂享盡富貴榮華,誰知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

偏偏M早就花名在外,自動送上門的女人,多如過江之鯽,他怎甘心只養一頭乳牛? M終於又有新歡了。

在一個最後的公開場合,讓她狼狽不堪地由雲端跌下來。M當眾羞辱她既沒能力又沒姿色,讓她顏面盡失無地自容。業內沒有半個人聲援她,都當作一場鬧劇,也都認為這是她咎由自取應得的報應。最後她只好含淚回去北部的家鄉,畢竟在那沒人知道她的底細,可以好好找個人嫁了。

而她的位子理所當然地被新歡給取而代之了,這件事後來成為業內茶餘飯後的八卦話題。

其實,倒不是每個”外婆”都那麼”帶塞”,也許還是要看各人的八字夠不夠硬吧!人家有的到後來都熬出頭修成正果,真除成為正室;其他的則正在努力修行中,巴望有出頭天的日子。(97/7/7)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每想起李總的遭遇,不免義憤填膺、忿憤不平,這年頭可真是小人當道啊!

    李總原本是一家建設公司的總經理,但是因為公司一個建案需要向銀行融資,結果他給公司當人頭,因而蓋了一個印章,而讓他背負八仟萬的負債,他的信用就這樣破產了。

    其實那個建案,就是壓垮那家建設公司的最後一根稻草。公司的大股東就因這個案子而嚴重失血,終致公司倒閉。

    後來經過股東重組,決心東山再起,便以新的公司名義推案。正好那個案子是我接的。

    公司的董事長劉董有一位朋友L,原本在另一家上市公司擔任中級幹部,他不願被公司他調到北部,所以離職了。劉董就想盡辦法,千方百計要將他安排到公司來任職。

    那時公司的股東認為,既是重新出發,那麼公司的人事精簡就好;等步上軌道後視情況再增加員工,因此,公司的股東都持反對意見。

    劉董就是不死心,於是,他另外用兒子的名義再申請一個公司,在股東會上提出,原來的公司支付L一半薪水;另一半就由他兒子的公司來支付,眼看劉董勢在必行,股東也不好再阻擋,只好勉為其難接受L的人事任命案。

    其實那個時候,明眼人一看便知;甚至用膝蓋想也知道。L在那家建設公司上班,年資將近廿年了,其實公司要將他他調,這就是變相的要將他資遣;消息一經傳出,倘若他的能力才識均不錯,別家建設公司一定會爭相挖角聘請,L又幹嘛大費周章從大都會路途迢遙來城鄉;而且他也知道其他的股東也不歡迎他,為何他願意委曲求全?個中緣由頗耐人尋味。

    那時他被冠以副總經理的頭銜。我記得很清楚。他來上班第一天,就鉅細靡遺告訴我,這案子公司的股東各佔幾股,然後他強調,再怎麼說劉董都是大股東。那時我對他大大地反感,心裡也有數,他是在宣示,他是董事長的人馬;而我只不過是總經理的人馬。

    他實在很搞不清楚狀況,劉董我早就在李總之先就認識他了,只不過我比較看不慣劉董那副玩世不恭的態度及市儈氣息罷了。

    劉董會與L很”麻吉”的主要原因,因為都是酷愛杯中物,常常上班時間,劉董有交際應酬就帶他出去;更扯的,居然能夠從早上喝到下午下班時間,聽L說曾經大清早三點鐘,劉董就扣他出去喝酒了。

    常常我能感受到L會狗仗人勢,認為有劉董給他撐腰,在業務上他會踰越權限,那種態度與氣焰,我就覺得很不齒,只認為是小人得志又添一例。

    有一天,為了價格的問題,我說要打電話問李總,結果他當場就向我說:「我告訴妳啦,劉董說不賣的話,李總他敢賣嗎?」

    我的觀念是,我只管我份內的事,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在這家公司我只不過是過客,我不想介入公司內部的紛爭。可是我隱約嗅出,這家公司裡已因L的加入,而瀰漫著一股權力鬥爭不尋常的氣氛。

    有一次,在案場內,他老兄突然要我替他搥背以及按摩;我心想:我這老豆干,你也敢吃?!老娘就偏不甩他。

    常常L可能想要給我下馬威,三番兩次總被我給削回去;而且幾次被公司的股東給頂回去。所以他常常人前對我很好,私下又是另一副嘴臉。但是我卻不買帳,我認為他又不是我的衣食父母,我何必看他的臉色!

    正如我所料,外面同業傳來的消息,他根本就是在原公司混不下去,而且早就聲名狼藉,但我都裝做不知道,反正事不關己。而他作威作福的事,我從來沒有告訴過李總,因為不想惹事生非,牽扯出一些無謂的困擾。

    最後,因為實在看不下去L那副德性,我選擇離開。離職後,就沒有與他們再連繫。

    幾個月後,我從旁得悉,李總離開公司了,主要是劉董的耳根軟,經不起L再三的嚼耳根,劉董與李總終於有了嫌隙,李總的個性我很了解,一向溫文儒雅的他,是不會與人計較的,他選擇退讓,含恨離開公司。

    L終於陰謀得逞,如願坐上總經理的寶座。當他進來公司時,我就看穿他早就處心積慮地佈局,想把李總幹掉,取而代之,我只是不想戳破他而已。

    此後,在一些公開場合,總會見到L,我都把他當做空氣,即使正面交會,我也會將他當透明人,不屑一顧。

    我近年徹底奉行我新三不原則:不喜歡聽的話,不聽!不喜歡的事,不理!不喜歡的人,當然就,不看!以免影響我的視覺觀瞻囉! (97/6/30)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年,有一位懷才不遇,從北部下來打天下的廣告公司老闆,憑良心說,我挺佩服他的腦筋非常好,鬼點子也特多,可是那時卻時運不濟。

有一回,他接了一個case,一天,全市區的電線桿上全都張貼一張尋妻啟事,大意是一位老婆離家出走的先生,情深意重地聲聲呼喚他老婆能回心轉意,回到他身邊,因為他已經買了一間別墅,要與她共築愛巢。

那個啟事內容真的非常撼動人心,可是再看清楚,原來是售屋廣告,當時,這真是一個非常好的idea創意十足,造成很大的迴響,也將那個案子給炒熱起來。

結果,本來那個案子銷售很不理想,就因為這個廣告而”逆轉勝”,銷售竟達八成,論理講他老兄可要因此鹹魚翻身海賺一筆。

偏偏,命中注定終須有,命中無時莫法度啦!的確,那陣子他實在有夠背!

他老兄開了一部老爺車,有一天他喝醉酒,就將車子停放在工地的馬路旁。

那天晚上有個人騎機車,因為天黑他車子又是黑色的,那人沒注意,就撞到他的車子,居然死掉了。

家屬當然不願善罷甘休,一直跟他談賠償的事情,他老兄的銷售佣金,根本就還沒向建商申請,哪來錢給對方。想不到對方家屬竟然抬棺(裡面有屍體)到接待中心去,且吊起來高掛在門口,恐怖至極。

好啦,如此一來,把客戶給嚇跑了,全部退的一乾二淨,你說冤不冤枉?

後來死者家屬又找來黑道,將他毒打一頓,可是那老兄終究沒錢賠償,只好逃之夭夭了!

明明煮熟的鴨子,卻又飛了,這不是冥冥中就安排好的嗎?時也,命也!非我所能也! (97/6/19)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做仲介的同學打電話給我,向我complain,說她帶客戶到一個業主的工地去看房屋,結果,那客戶嫌說,怎麼二樓前面主臥室超大的大約有八、九坪;而後面那個房間才只有2坪多,落差怎那麼大,而且又沒衛浴可用。

    然後,同學就打電話給那個業主。

    想不到業主卻惱羞成怒,向我同學說:「妳不要嫌我的房子,要就來,不要就算了! 」

    同學說哪有這種業者,不能嫌他的房子有瑕疵。我笑笑,只向她說,吃的太飽啦,打電話還批評人家的房子。殊不知,不是每個建商的格局都會那麼大會虛心受教的,當然是老王賣瓜,說自個的瓜甜啊!

    可是這種故步自封自以為是的業者,會進步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就如我所說的,有的建商會求進步;然而不進反退的確佔多數。

    我同學所說的那個業者,是從”最基層”出身的,資質上本來就有差,儘管自己並非科班出身,可他卻自認對工程方面很在行,往往在工程方面很固執己見,工務人員稍有不慎,就會被罵的體無完膚,毫不留餘地,我就曾親眼目睹這種場面。因此,當然留不住人才,一些科班出身並且優秀的工務人員都受不了他,紛紛在短期內即掛冠或拂袖而去;而能忍辱偷生留下來

    這讓我想起一件事。他的老婆也是”最基層”出身的,有一回她要跟我出國,就向我說在出國這段期間要我”照顧”她;還有出國時她不能給人做頭髮,她不會自己吹頭髮,她覺得我的手很巧,要我幫她吹頭髮,真的是&*◎※#!

    回國後,她說我都沒照顧她,這倒是真的!哈! (97/6/16)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的建商,我看都笑不出來了;臉也都快要綠了!

    前幾天,到一個認識的建商那裡。從頭到尾,我看他連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的心情都沒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也難怪,看他近年來的案子銷售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clean了,但是了解內情的業界都知道,其實帳面上是很好看;可是真正入袋為安的卻是有限。

    我與他聊到,建築的趨勢是隨著社會的結構而做變遷的。現在大部分是三代同堂,也進入老人社會,因此,很明顯的,現階段的客戶需求是透天厝一樓要有孝親房,因為絕大多數是雙薪家庭,就要求有雙車庫,這兩者是基本的配備了。

    可是他老兄對我的論述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孝親房為什麼非得在一樓不可?在二樓也可以呀! 因為他自己是住大樓,所以根本不知人間疾苦。碰到這種冥頑不靈的建商,我只能長嘆三聲了。

    有些建商,是會求進步,不管是格局或是外觀以及建材上;但對那些主觀意識較強的,那可不盡然了。因此,在大意失荊州的情況下,有的餘屋量就相當可觀,雖然也有建商會識時務地來個清倉價出清,然而怕的就是連這個最後一搏的機會也沒有。

    有個建商的就走上這個命運了。他自認是老牌的建商,靠此品牌一出的話,萬無一失。糟糕的就是無論在規劃上或者是施工建材上以及企劃方面,他老兄從來不會尊重專業,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會從善如流。好幾回看到他,就見他眉頭深鎖,幾乎要打結。唉聲嘆氣的,從不會自我檢討,一味的錯怪別人。

    其實我覺得一個案子的規劃相當重要,規劃若錯誤,自然就牽制到房價。一間房子若規劃的格局相當漂亮,那麼客戶就不會對房價斤斤計較,當然就與售價相輔相成了;反之,售價就會節節下降,再壞的話就會變成陳年餘屋了。

    我就碰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個建商多年前有一批房屋,已經是4年的餘屋了,其中一戶較大的,那時底價490萬要賣,當年有人出價現金470萬他不賣;現在已經是近14年的餘屋了,可是他老兄居然底價是450萬元,由此可知,為何他的餘屋量會居同業之冠了。

唉,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自作孽,活該! (97/6/14)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間一腳踏入這個行業,再回首,已廿多年了,看盡多少建商樓起樓塌;鮮少看到能呼風喚雨大半輩子的業主,多半引領風騷幾年後,不是”銷聲匿跡”就是” 落魄江湖”;而下台身段能保持優雅的更少之又少。

    浪淘盡多少千古英雄。去年,一個曾經做的很風光而且還很年輕的業主,在睡夢中就溘然長逝了,我知道,這些年他幾乎一蹶不振;而且又是官司纏訟連連,見到他,比起過往那種意氣風發的豪氣真有天壤之別。

    有一次,朋友帶我去找她淪為賣早點的業主,看到業主尷尬的神情,我是覺得朋友是不該去看他的,那場景真是很不堪。

    而在剛踏入這行時,在某種機緣下遇到一位所謂通靈的老師,我只記得他講的一句話:「賣房子的小姐大多下場不會很好。」

    這句話至今如影隨形緊跟著我,我也以此時時警惕我自己,這是個良心事業,我要秉持著這份良知走下去。

    曾經有位建商向我說,我與客戶互動比較好,與建商就不是很好。我承認,因為我不是那種會拍馬逢迎的人;而客戶通常是居於弱勢的。

    為何有那麼多人想要投入建築這個行業?因為建築業是個暴利,早期拜景氣之賜,許多人一夕之間因房地產而致富,所以一些三教九流、牛鬼蛇神之輩,搖身一變儼然成為建商及暴發戶。

    誠然,有良知的建商是有的;但在我看來有良心的建商真是寥若晨星;充斥的盡是短視、急功近利,不以永續經營為目標,而是投機心態濃厚者,消費者自然就變成待宰的羔羊。

    以前有個案場,那個建商使用在市面上,根本就名不經傳的衛浴向無知的客戶誆稱是英國進口的,可是我看馬桶明明英文是打上made in Thailand。唉,親愛的建商,請你發發慈悲好嗎?!

    還有一回,有個案場,工地的監工因為是老闆的親戚,並非科班出身,已經三進三出公司了,在外頭總是混不出個名堂,老闆礙於情面,只好硬著頭皮再繼續收留他。

    可是偏偏他老兄又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自個兒又不思上進,常狀況連連,因為蜀內無大將,老闆只好咬牙忍下來。

    當工程完工後,他老兄就找來廉價的清潔公司清洗房屋,結果山豬碰到豬頭,進口的天然地板石材奧羅拉,竟然經清潔公司用鹽酸清洗之後,原本光亮的表面竟遭腐蝕。他老兄還硬拗說這種石材本來就這樣的。

    問題出來了,找來清潔公司竟然推託他們沒有用鹽酸清洗,可是圓形水桶的痕跡就印在地板上,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已遭破壞了。地板及樓梯的梯面光滑的表面都受損。

    那奧羅拉的廠商,一看就驚呼:「完了,碰到外行的清潔公司,這是用強酸腐蝕的結果。」當時我在現場,心裡有說不出的無奈。

    廠商其實蠻配合的,他們盡可能的補救打蠟,輕微的多少還可矇混客戶;但是較嚴重的要求建商每戶要補貼九千元,他們會用美容打蠟來處理看看,可是建商不願意,弄得雙方都很不愉快,其實大老闆交際應酬一攤下來也不過如此,竟捨不得,人心哪,我感到心寒。

    房子有些賣出去了,可是,我每天在案場總是過的心虛且忐忑不安,唯恐客戶識破而責難,我又不可以告訴客戶真相;如果客戶知道了,那建商會認為是我與客戶”掛勾”,我真的是騎虎難下。

    我的心裡一直煎熬著,最後,有一天還是碰到眼尖的客戶,她向我說:「我覺得你們的地板有問題。」我默默無言以對,也驚覺時候已到。

    我用”落荒而逃”來形容彼時的心境,也用”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對這個建商做個註腳。過後我依舊心如明鏡,坦然自在。

    記得有一次,有個評價向來都是很糟的建商,只因他的房子品質真的是有夠糟,聽同業說他這場品質已改善很多了,他前後大概打了十通電話找我,在這之前,曾有熟識的建商勸我不要去,會枉我一世英名。可是經不住他的請託,我只好應允。

    進駐那個案場的第一天。我與小弟還有建設公司的經理正在談事,突然聽到一聲”砰”劇烈聲響。

    小弟趕緊跑出去瞧個究竟,不一會,他告訴我,一輛電力公司的公務車,因為要倒車,不小心後方撞倒了社區電動的鐵柵門的一根水泥柱,可是很瞎的,水泥柱並非攔腰而斷,卻是平直的從底部躺平;而那輛電力公司的公務車卻毫髮無損,當時的情況正好被住在隔壁的住戶目擊,他叫那位電力公司的員工趕緊離開,公司若問他,他就說不知道就好了。我心生懷疑,一個向公司買房子的客戶,為何是袒護別人?!

    我跑到現場看了一下,真的很不可思議。本來水泥柱裡面的鋼筋應該是要伸入地面的;偏偏鋼筋是呈L型,就與地面直接接觸,根本就沒有支撐的力道,難怪”不堪一碰”,一葉之秋,當下我就心知不妙了。

    那位員工並沒有規避責任,他也進來與我們商討要如何善後。公司的經理同時也與公司連繫。公司將所有的責任都推給電力公司,想要趁機訛詐對方,那位員工也理直氣壯認為是建設公司施工不良所致,怎可將責任完全歸咎給他,他只不過是倒楣了一些而已。最後使出殺手鐧,強調若公司態度那麼無理,他們會舉行記者招待會,讓社會大眾知道這家建商房子的品質是多麼的粗劣。

    最後建設公司當然是妥協了,電力公司那邊只賠償少許了事。

    後來陸陸續續我發現房屋的品質真如外界的傳言粗糙無比,看了心裡真的好難過,我也打電話到公司向秘書抗議,秘書希望我與老闆溝通,可是房子已蓋好了已難以挽回。

    我沒有隻字片語與那老闆協調溝通,逕自離去。也打定若他敢打電話質問我,看我如何”修理”他,可能他有自知之明,此事就此打住。

    後來有同業問我到底發生何事?我不擋人財路,我選擇沉默以對。

    我常思考這個問題,雖然售屋我也有利潤可圖,但相較於建商,我只不過是九牛一毛而已,不值得與他們負擔這個共業。也同情客戶處處得自求多福。不過我還是相信果報,不按正規經營的業者,下場也都很不好,老天有眼,天明明,地靈靈!

    以前有一個很不合理的情況,在房屋還沒完全蓋好交屋時,銀行那邊就已將客戶的貸款撥下來給建商,我不知這是什麼陋規;然而客戶還是接受了,或許是那時的社會生態,消費者的自我意識還未抬頭,不懂得去爭取自己的權益。

    一路走來,回首來時路,我無怨無悔,也懷抱著一切隨緣的態度,凡事總有緣起緣滅。我行事一向低調,對業主始終不卑不亢;對客戶我依然誠懇坦然,所以我總能贏得客戶的信賴感與向心力,至少這是差堪我足以為傲的。

    個人認為,人世間彌足珍貴的,就是能俯仰天地,無愧怍於心!將自己的格局打開!

    人不是冥頑不靈的動物,你如何對待別人,別人就會如何對待你;除非,你所遇非人。

    最近,看到聖嚴師父所說的:「有,很好!沒有,也沒關係! 」這句話,與我的生活態度滿貼近的,我喜歡! (97/6/5)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28 Sat 2013 22:34
  • 回家

   春節大年初三了!畢竟是自己的家,再也熟悉不過,客廳的擺設依舊,只是樓下他的臥房卻是空蕩蕩地。

   巷子裡如往常般地安靜,絲毫嗅不出一絲春節的熱鬧氛圍。

   身體上的病痛都消失了,不聽使喚的雙腿此刻卻任憑他驅使。

   他移動輕飄飄的身軀,來到樓上。

   過年時,孫子們都會回來的。今天應該都還在吧!

   主臥室內,他看到大兒子的孩子,小姐弟倆歪斜地躺在床上沉睡著。才多久沒見,都長高了;和室裡仰躺著小兒子唸國中的次子,這孩子也已經是少年家了,他歎口氣,好快啊!

   女兒正凝神靜氣坐在電腦前,他安靜地靠在牆角觀察女兒的動靜……。

   細心敏感的她,似乎已聞到一股不尋常的異味。

   她站了起來。走到後面自己的房間,推開門,探頭向裡面逡巡著;然後她又折返,走到主臥室,站在房門口,向房內仔細張望。

   走出主臥室,她打開通往露台的落地門,走下階梯,在屋外停留片刻。

   她又回到屋內,在和室前面端詳一會兒後,似乎,她已認出他的氣味。

   她知道這股特殊的異味,都不存在於其它房間,外頭也沒有空氣污濁的氣味,唯獨瀰漫在這空間裡。也難怪,他生病那段日子,他的房裡終日飄散著令人窒息的藥水味混著腐臭味。

   女兒知道他回家了。

   她坐回電腦前,向四周再打量一番後,繼續敲著鍵盤,就像先前一樣,甚麼事都沒發生……。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宜居住城市之我見 作者/舒國治(作家)

   前些日子,英國一個頗具權威的雜誌Monocle選出了「全球最適宜居住城市」的名單,其中前幾名裡有澳洲的墨爾本。我恰巧與一個层在墨爾本念書與住過幾年的大陸年輕人聊起來;他說適宜居住者,是看適宜甚麼人居住。以他的觀點,墨爾本適宜老年人居住。

    這一聊,激發了我看待許多城鎮的興趣。

    近五、六年名登榜首城市,多半是「北地」之城,如慕尼黑、哥本哈根、蘇黎世、赫爾辛基。這與我們長年在亞熱帶之人所想者或許有些距離。我對稍顯寒冷的北溫帶其實心生羨慕,也很嚮往,更很愛不時一遊(單單北海道旅遊,台灣人便極踴躍);但羨慕與實際住下來過日子,是很不同的。

    若我最想待定過日子,會尋覓何樣城市來選住呢?

    不妨先試著以我喜歡的角度來推衍看看。

    我喜歡我住的城市充滿著茶館。這種城市,像四川的成都,像江蘇的常熟。杭州也有一些,然愈來愈少了。台灣各處皆有人在店裡泡茶,在家中客廳泡茶,已很不錯了,但幾百人上千人的茶座卻沒有。此種風情,不惟西方沒有,東方的日本也沒有。

    我喜歡我住的城市早上有人在樹下打拳。這也是西方與日本皆不易見者。我喜歡城市中有人賣唱或演奏音樂。西方大城多的是,亞洲則少,台灣尤其少。

    我喜歡城市中四處有吃麵的麵館。這一點,上海、杭州、台北皆稱得上。西安也是,只是麵條的風格不同。常熟的麵,最世故豐云,乃它的澆頭最講究。東京與京都亦多有吃麵處,但將拉麵與烏龍麵剔除後,只剩蕎麥麵時,便顯得稀少矣。韓國的吃麵風景,較日本多勝也。香港吃麵,亦普遍,然不吃碱麵如我,在港時甚少嘗得一碗麵。義大利麵,則必須在義大利吃,乃大多餐館當場擀麵切麵,現下現吃,方是好味。

    窮地城鎮的麵店或麵攤,更教我喜歡。乃它們有一把一把的將麵條拋入鍋中、掀蓋闔蓋、煙汽飄渺的迷人風景。英國雜誌選出的城市,有一問題,便是皆大也不窮。

    難道說,富裕的城市才適合人居?

    我喜歡我住的城市裡,人可以請朋友至家中吃飯與聊天。這在香港與東京便頗辛苦,乃這二城市多半人所居空間極拘窄也。可這二城市的公共交通又極便捷,恰恰此便捷與設施先進最受Monocle雜誌稱許。

    至於我,我對於擁擠卻交通便捷這種優點,倒不怎麼賞識。Monocle所選西方的城市皆不擁擠,像斯德哥爾摩、慕尼黑等,卻選亞洲城市時竟找了東京、香港這種大夥住得緊之又緊的城市。或許票選者他們自己並不住下來,只是到那兒吃極美味的食物、乘方便的交通工具、住猶稱寬敞的旅館,然後感到喜歡,於是票選出來。

    我喜歡的城鎮是不少家庭能擁有一小塊菜地。能符合這條件的,我心中想到的似乎只有宜蘭,包括它的市、鎮、鄉。那種隨地勢、地形出現的畸零地,受到人的巧思將之劃為菜圃,是城市生活中最可貴的福氣。然而西方人會選這樣的鄉下地方嗎?

    我喜歡城市裡有極多的大樹。這也是西方城市比較佔優勢之處,他們一逕保存,而我們不斷的砍。我也喜歡城市裡的房子不要太高,這點西方城鎮也多符合。他們已放慢建設速度,而東方人卻死命的往高處蓋。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0070首.JPG                             

秋日清晨點多鐘,

天光幽微,

宇宙萬物漸次甦醒~

點鐘不到抵達笠頂山下,

溪流挾著強勁水勢轟隆聲瀰天蓋地襲來,

那氣勢不亞於上星期~

IMG_0003.JPG

一周沒見登山口那兩棵檳榔樹已成怪模樣~

IMG_0007.JPG

夏蟬不再聲嘶力竭,

秋蟲卑微地瑟縮在林蔭深處低聲鳴唱,

山澗嘩啦啦急切流水聲一路相伴,

它主導這場大自然的協奏曲~

IMG_0009.JPG

IMG_0010.JPG

IMG_0011.JPG

IMG_0014.JPG

或許颱風剛過,

上山的山友明顯減少,

山區雨量頗豐,

土石被沖刷得更嚴重~

IMG_41.jpg

心裡直納悶,

直到中山都沒看見那位每天上山來的山友大姐~

IMG_0038.JPG

IMG_0042.JPG

步道上偶會發現零星散落的油桐花~

IMG_0048.JPG

IMG_0050.JPG

過了前山那片馬拉巴栗林,

山壁旁那道被山洪冲刷出的山溝,

這回又再擴大它的溝縫及深度,

擔心有朝一日將崩塌陷入山谷~

IMG_0062.JPG

IMG_0064.JPG

鵠立前山稜線上,

念天地之悠悠,

獨愴然而淚下」,

總勾引出暗中湧動的那份淒然~

IMG_0065.JPG

IMG_0072.JPG

「孤獨是必要的,

因為孤獨可以使生命恢復完整。

可以回到自我的根源,

求得身心安頓。」

IMG_0068.JPG

IMG_0069.JPG

IMG_0081.JPG

山澗激流聲嘈嘈切切由不同方向迴繞著,

靈台似一潭清明水鏡;

「青山悟佛性,

流水識禪心」~

IMG_0096.JPG

小木橋下水勢更見湍急~

IMG_111.jpg

IMG_0118.JPG

總在一段閒雲野鶴出世般日子後;

秤子會再持續一段馳騖奔競的入世生活,

平衡波瀾誓不驚平淡日子,

無非是,

「人生的最大生活價值,

就是對工作有興趣。」——卡耐基

IMG_0106.JPG

下山途中遇見一位女山友帶著一條外形奇特的狗上山,

牠不停地在我面前逡巡挑釁看來頗具敵意,

女山友不斷安撫牠「不可以! 不可以!」

原來那是隻鬥牛犬,

從來沒看過這種狗很是好奇,

狗如其名”好鬥成性~

IMG_120.jpg

IMG_0124.JPG

登山口水泥坡道上已停滿機車~

IMG_127.jpg

離去前回眸豐沛充盈迤邐的那彎溪流,

IMG_0136.JPG

有份幸福滿溢的感動……

(102/9/23)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習讚美吧,臺灣人(文/李翊菱)

我是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喜歡思考與觀察人的性格特質。二十一世紀了,百思不解的是,為何還有人守著過時的傳統觀念?最近在一個社團的籌畫活動裏,親身體驗了某些臺灣人的傲慢,也因此印證了專家的分析。

求學時期,音樂系的老師指導我們如何辨識演奏者的「音樂格局」。這對於生命經歷不足的青年而言,是非常抽象的說法。但不同角度的學習可以增加觀察經驗,我們分組討論的結論是,藝術的格局有兩種創作風格,那就是「大陸型」與「島型」。我的偶像卡拉揚,他指揮出來的音樂,有如遊走於山谷之間,經過大海再迴盪到心坎兒裏去。除了高貴之氣,似乎把聆聽者帶到宇宙蒼穹,探訪了居高臨下的世界,讓我們明白自己的渺小。

藉著藝術課程的學習與觀察,才了解一個人成長的格局,確實與所處的地理環境有絕對的影響。臺灣、日本的音樂演奏者,常可以聽出他們的緊張。偏重技巧的表現,少了舒緩情緒的音樂線條。可能是身處人口密度高的族群裏,在學習過程中,因為競爭關係等種種原因被置入一定要「成名」的壓力,而無法放鬆。再者,過去日本、臺灣的電影或電視劇,內容著重在小情小愛與人際之間的鬥爭,劇本編改者難以突破窠臼。常想人生難道沒有可以探討的話題了嗎?看多了這種風格的藝術表現,令人搖頭。

學以致用,向來是我的生活態度。念研究所時,德籍教授說:「人生長的地理環境,決定語言、性格的發展。」最初我不相信,但教學的需要,我也參與不少田野調查。果然如此,處在亞熱帶區域的人,鼻梁較短,說起話來聲音短促,節奏快且須張大口型,理由是散熱。每一次演講或上課提到這個觀察時,聽眾必哄堂大笑。因此我引導聽眾回想所見,例如,居住在嚴寒地帶的人鼻梁較長,那是身體需要自動調節的結果。長型鼻道是為了讓冷空氣的溫度逐漸加溫調和,才不致傷到肺臟。我們可以觀察大陸北方居民,說話時上嘴唇不動,語言的發音習慣幾乎是不張口的。說明至此,會眾整合了生活裏的經驗,才覺得有些道理。

長期居住在海島型區域的人,例如,倫敦、夏威夷、日本、臺灣等族群,生活的空間幾乎都擠在海洋的四周,中間的山脈居住者少。島型狹長的地理環境,居住者沒有遼闊的草原可以盡情呼喊,秀麗山水雖偶爾可以為詩寫文,但短暫的浪漫,總敵不過小山遇見洪流時候的恐懼。島型國家的居民,造就了有志難伸的習性。因為長期不安與辛苦,形成了代代相傳的狹隘性格發展,諸如焦慮、壓抑及計較的個性。

莊子在「漁父」篇寫著,孔子六十九歲時向漁父求教,人如何免於禍患、費盡心思、累壞身體?漁父說:「先除去四種禍患,八種毛病。」著名的「八疵四患」指的是:包攬、逞舌、諂媚、阿諛、讒言、賊言、邪惡、陰險,此乃八疵;四患則為,放肆、貪婪、固執、傲慢。咱們身旁有這些性格的人,多如牛毛,不是嗎?

近日參與創立一個國際性社團,多人分工合作。籌備過程中有些人謙卑盡責,當然也有人不聞不問。就在大夥開心布置會場時,忽然一人拉長著臉,以怒斥的聲音命令我:「把大會手冊拿給我。」不夠社會化的我,還笑嘻嘻的遞給怒斥之人。不久這個人居然當眾咆哮,要大家配合他的想法。團隊所有人都愣著,異口同聲的說:「請你體會大家的辛苦,至少加個請字嘛。禮貌,哪裏去了?」

這個在職場居高位的人,我觀察立於他身旁的妻子之樣貌,安靜、保守、面無表情。應是長期處在聲浪高調的生活裏,沒有讚美、沒有快樂。

戰後第一代出生的大人們,應該拿出社會責任為下一代著想了。為什麼現代的孩子動輒刀槍相向?看看我們的新聞、電視劇。為了戲劇張力,歇斯底里的叫罵聲,充斥臺灣家庭的客廳。分明可以斯文理性地討論真理,編劇者偏以邪惡陰險的惡質人性,讓孩子認為這是唯一溝通的方式。再看看這個充滿傲慢的人群社會,自以為學問過人,就能以力霸人?這一切猶如古人言:「愚而好自用,賤而好自專。」活在現今社會,行為卻還停留在傳統的法則裏。這樣的人,災禍一定降到他身上的。我同意孔子的說法。

二十一世紀的臺灣島嶼,滿街都是自認擁有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南方朔先生說:「教育的目的是教人思考。」英國哲學家懷海德也說:「教育的目的是在風格的培養。風格,是一個人長期培養的思想與行為的一貫原則表現。」多麼希望臺灣的知識分子,能讓大家看見,受教育後的最終目的之修養。修養,就是懂得讚美人。

臺灣人,從學習讚美開始吧。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