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的建商,我看都笑不出來了;臉也都快要綠了!

    前幾天,到一個認識的建商那裡。從頭到尾,我看他連要勉強擠出一絲笑容的心情都沒有,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也難怪,看他近年來的案子銷售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clean了,但是了解內情的業界都知道,其實帳面上是很好看;可是真正入袋為安的卻是有限。

    我與他聊到,建築的趨勢是隨著社會的結構而做變遷的。現在大部分是三代同堂,也進入老人社會,因此,很明顯的,現階段的客戶需求是透天厝一樓要有孝親房,因為絕大多數是雙薪家庭,就要求有雙車庫,這兩者是基本的配備了。

    可是他老兄對我的論述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孝親房為什麼非得在一樓不可?在二樓也可以呀! 因為他自己是住大樓,所以根本不知人間疾苦。碰到這種冥頑不靈的建商,我只能長嘆三聲了。

    有些建商,是會求進步,不管是格局或是外觀以及建材上;但對那些主觀意識較強的,那可不盡然了。因此,在大意失荊州的情況下,有的餘屋量就相當可觀,雖然也有建商會識時務地來個清倉價出清,然而怕的就是連這個最後一搏的機會也沒有。

    有個建商的就走上這個命運了。他自認是老牌的建商,靠此品牌一出的話,萬無一失。糟糕的就是無論在規劃上或者是施工建材上以及企劃方面,他老兄從來不會尊重專業,凡事以自我為中心,也不會從善如流。好幾回看到他,就見他眉頭深鎖,幾乎要打結。唉聲嘆氣的,從不會自我檢討,一味的錯怪別人。

    其實我覺得一個案子的規劃相當重要,規劃若錯誤,自然就牽制到房價。一間房子若規劃的格局相當漂亮,那麼客戶就不會對房價斤斤計較,當然就與售價相輔相成了;反之,售價就會節節下降,再壞的話就會變成陳年餘屋了。

    我就碰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有個建商多年前有一批房屋,已經是4年的餘屋了,其中一戶較大的,那時底價490萬要賣,當年有人出價現金470萬他不賣;現在已經是近14年的餘屋了,可是他老兄居然底價是450萬元,由此可知,為何他的餘屋量會居同業之冠了。

唉,物必自腐,而後蟲生,自作孽,活該! (97/6/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epherdess 的頭像
    Shepherdess

    雲與水的天空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