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拾慧集 (27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多為自己活,也多為他人活

作者/盛治仁(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歲末年終,又是沉思反省的最佳時刻。我希望新的一年,能夠過一個奢華的生活。

這裡說的奢華,不是指美食、精品、豪宅,而是指滿足豐富的人生。

觸動這樣思考的原因,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一片文章,據稱是華盛頓郵報在二○一七年所評選出的十大奢侈品清單。搜尋後始終找不到出處,大概是個假訊息。即使訊息來源不明,這份清單的內容還是值得深思。

一、生命的覺醒與開悟

二、一顆自由、喜悅與充滿愛的心

三、行遍天下的氣魄

四、回歸自然

五、安穩平和的睡眠

六、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

七、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八、有真正懂你的人

九、身體健康、內心富足

十、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我看不太懂第三條的意思,所以決定將其替換為「永保童心」,希望自己年輕時的理想和初衷,不隨著年紀增長而改變。這十項奢侈品,都是金錢買不到,但都能透過努力經營來豐富我們人生的無價品。新的一年,計算財富的單位不該再是金錢,而是這些無價奢侈品。朋友們可以數算一下,您擁有了幾項?

進入人生下半場後,要少為物質活,多為自己活,也多為他人活。多為自己活的意思,就是不活在社會期待和他人眼光中,做自己喜歡的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空間與時間」。多為他人活則是盡一己之力,關懷身邊人,社會事。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成為正面的力量,人生不至於白走一遭。

從反面角度來思考,也可以得到類似結論。澳洲一位在安寧病房工作的護士Bronnie Ware在照顧了多位末期病患之後,整理出人生前五大遺憾,其中就包括了「我希望我有勇氣活出自己要的生活,而不是其他人期待我過的人生」、「我希望我更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及「我希望我讓自己過得更快樂」。

經過了一些人生歷練之後,生命中追求的事物自然和年輕時不同。年過五十,觀看「三十而立」時,真有許多感觸。年輕人在社會壓力和競爭下,想要過更好的生活,追求財富和名聲的累積。生活基本需求無虞之後,應該重新思索人生方向與追求目標。

自己要改變的一件事,就是對物質生活態度的調整。從小看到父母親為了維持家計的辛苦,也養成了自己的習慣。用比較客氣的說法,就是超乎平均值的節儉。一直累積許多用不著、不必要的物品捨不得丟棄,連小學時的筆記本、通訊錄、大學時的衣服都還在,各式各樣的文具雜物,堆滿了所有空間,所以假期中首要任務就是把不必要的物品分門別類處理掉,好好地斷捨離。

另外也要檢討自己的金錢觀。過去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夠大方,未來的日子,要多善待自己,款待他人。最後,以第九條祝福大家,希望新的一年裡,所有讀者都能身體健康、內心富足。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鬼在哪裡?

作者/王文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日本動畫片《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疫情中逆勢大賣。在日本已是影史第一,在台灣也是年度票房冠軍。紅到連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國會答詢時,都引用片中的話說:「請讓我用『全集中呼吸』答詢。」

《鬼滅之刃》原本是漫畫,後來延伸成影集,現在變成電影。同時還有御飯糰等一系列周邊商品。是亞洲今年最重要的大眾文化產品。

它受歡迎的原因很多。我喜歡的原因,是它刻畫出人生的灰色地帶。

故事描述一名十三歲的貧苦男孩,家人全被鬼殺害,倖存的妹妹,卻被鬼變成了鬼。為了救妹妹,男孩加入「鬼殺隊」,學習各種殺鬼武術,包括「全集中呼吸」。

拯救妹妹的過程中,男孩碰到更多的鬼。發現他們跟妹妹一樣,原本也是人,也有值得同情的過去。於是他開始去認識、了解、體諒,甚至祝福鬼。《鬼滅之刃》這片名凶惡,但男主角最後卻變得溫柔。

拯救變成鬼的妹妹,並對其他的鬼產生同理心,是這故事最迷人的部分。你愛的人,變成你恨的對象。你恨的人,跟你愛的人有共同點。你手上揮著刀,但血是滴在你自己心裡。你有無限的愛,但仍然得下刀。善與惡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是與非是混沌、模糊、多層次的。沒有所謂的「大是大非」,只有不斷地檢驗、拉扯、妥協、後悔、覺悟…然後一次又一次地輪迴。

看出真理與道德的多層次性,是成人生活,最辛苦,但也最深刻的部分。經歷過的人和事多了,便體會到人、事、價值觀沒有高低之分。沒什麼人或事,包括自己,永遠是對的。於是尺度變寬了、身段變軟了、笑容變多了、對自己變謙卑了、對別人變溫柔了。

《鬼滅之刃》男主角的心路歷程,讓我想起老子的「和其光,同其塵。」收斂光芒、混同於塵世。

可惜的是,真理與道德的多層次性,或「和其光,同其塵」,不見容於這個時代,而且全世界都一樣。網路的出現,讓人人都可發聲,理論上應該讓真理越辯越明。但實際上,卻讓我們更堅持己見,或只跟己見相同的人取暖。沒有限制的網路,卻有一種最大的限制。

那種限制在哪裏呢?迎接二○二一年,我們成長和成熟的阻力是什麼?是疫情?還是其他?是極為複雜的陰暗勢力,還是其實非常簡單的東西?

看完《鬼滅之刃》,我猜這部電影應該會有續集。不只是因為它賣座,而是因為鬼是殺不完的。而最可怕的鬼,不在外界,而在我們內心。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總統的魔咒

作者/林一平(交大資工系終身講座教授、科技部前代理部長) 

◆本文轉載自聯合報

1.jpg

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林一平繪

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鬧得刀槍劍戟,鑼鼓喧天,全世界震動,讓我想起美國總統的詛咒。話說一八一二年美國向英國宣戰,爆發了「第二次獨立戰爭」,在美洲大戰。印第安肖尼族的酋長特庫姆塞(Tecumseh;1768-1813)和英國結盟,對抗美軍。這位驍勇善戰的酋長死於一八一三年和哈里森(William Henry Harrison;1773-1841)對壘的泰晤士之戰。征戰之前,特庫姆塞散發財產,令族人感佩。他名列美國十大印第安酋長之一,一生奔走聯合不同印第安部落,成立統一的國家,抗拒白人擴張。

哈里森原本想當醫生,但繳不出醫學院的學費,只好投筆從戎。他能征善戰,官運扶摇直上。一七九八年他被任命為印第安納州長,從印第安人手中收購土地,同時確保他們得到公平待遇。哈里森在一八一一年的帝珀卡努戰役(Battle of Tippecanoe)擊敗特庫姆塞,很得意地給自己取了綽號「老帝珀卡努」,並在一八四○年競選美國總統時做了一首歌《帝珀卡努和泰勒》,當中的泰勒是和哈里森搭檔的副總統人選。這首歌提醒選民們不要忘掉他的英雄事蹟,果然將哈里森唱進總統府。

死不瞑目的特庫姆塞留下了有名的帝珀卡努詛咒(Curse of Tippecanoe)。一八一一年之後,特庫姆塞釋放他抓到的美國俘虜,要他們帶口信給哈里森,說:「如果哈里森獲勝成為最高首領,他將死在任上。」俘虜爭辯道,美國還沒有哪個總統死在任上的。特庫姆塞很有自信的說:「哈里森會死的,…他死的時候你們將會想起我的族人之死。我令太陽黯淡無光,使印第安人戒除烈酒,你們不要以為我已經失去了法力。我告訴你,哈里森會死的,而且自他之後每廿年選出的最高首領都會死。他們的死亡,會讓每個人記住我們印第安人民的死亡。」

果然,由哈里森以降,凡在尾數為○的年分當選的總統不是被槍殺就是猝死在辦公室裡。哈里森在就職典禮後一個月,突然去世。接下來是一八六○年的林肯、一八八○年的加菲爾德、一九○○年的麥金利、一九二○年的哈定、一九四○年的羅斯福,以及一九六○年的甘迺迪。

一九八○年當選的雷根則在任內遭到槍擊,逃過一劫。據說第一夫人南茜愛夫心切,請靈媒以及占星家來保護雷根免受詛咒的影響,雷根果然安全下莊。不過,二○○○年當選的小布希順利任滿。二○二○年美國總統大選,又逢尾數為○的年分。南茜已於二○一六年仙去,無法再找靈媒,只能靠大家集氣,希望拜登有小布希的好運,再度破除魔咒。祈禱天佑美國,天佑全世界。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你真的認識自己嗎?

◆作者/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最近拜讀陳茂雄先生新著「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對自己的性格做了一番省思。過去也從陳老師的「薩提爾教練模式」一書,學習到作為管理者,必須適時戴上主管、老師和教練等三頂不同帽子,管理、教導並激勵同仁,非常受用。新書重點則從職場轉移到個人成長。

一個人,該不該在乎別人的看法?太在乎了活不出自己,太不在乎進不了團體,如何尋找適當的平衡點,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擁有身心靈的平衡,不管在工作或是生活上,都是現代人的大挑戰。

要追求平衡,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認識自己。每個人因為先天個性及後天環境,都有不同的人格特質,有優點也有缺點。要能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關鍵不是跟別人比,而是如何讓明天的自己比今天進步一點點。

一切都要從認識自己做起。瞭解自己性格的優缺點,脫離慣性和情緒的牽引,先求改變自己,才有機會影響他人。我們的眼睛經常是往外看的,所以認識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時時努力用心往裡看。

在公司裡,每年執行三六度評鑑,包含員工自評、主管、部屬和同儕評鑑等四面向。有一定比例同仁,自評結果和其他三個面向結果有差距。換句話說,別人眼中的自己,和心中的自己,有相當落差。所以說認識自己絕非字面上看起來那麼容易的事。此書正好提供理論架構、分析方法和解決方案,讓我們不但能夠認識自己,還能透過思考和練習,改變先天限制,成為一個更全面的人。

書中以「一致性理論」為工具,幫助讀者瞭解在「自己、他人及情境」三面向所搭構的舞台上,站在哪一個位置,有沒有失衡。我在閱讀時,很明顯感覺到自己屬於「超理智型」,喜歡談邏輯、講證據,但是會忽略他人的情緒。尤其家庭生活就不是單純講道理的地方,更應該多用感性和情緒來連結。瞭解了自己的局限,再運用書中理論及工具去改進,就能幫我們過個更平衡的人生。

對情緒的管理是另外一個重點。我們要覺察情緒、面對情緒,但不要被情緒操控,能在不同情況調整適當的遣詞用句。有情緒不是壞事,但被情緒牽著走,則危險。適度宣洩、表達情緒,是件健康的事。書中也教導如何面對、接受、處理並放下情緒。如此我們才能「歡喜做、甘願受」,因為我們的行為是有意識的選擇,而不是受情緒宰制的後果。

一個很重要的核心價值是同理心,這也是現在社會上最缺乏的。人人以自我為中心,只要是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人人隨性而為結果,讓社會充滿衝突和暴戾之氣。透過書中方法練習,在不委屈自己前提下,讓自己能夠同理身邊的人,做出符合情境的反應。

我發現在生活中實際運用,真的有助於人際關係改善和溝通效率提升。例如自己跟青春期的小孩間的互動,就有了明顯的改善,希望能有更多讀者受益。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沒有「演算法」   

作者/王文華(作家,網路媒體《創新拿鐵》創辦人)

近年來,「演算法」成了熱門詞彙。

臉書用「演算法」決定用戶看到哪些貼文。Google用「演算法」決定搜尋結果的排列順序。

只要使用手機,並隨身帶著,我們在線上、線下的每個足跡,都被追蹤,並留下數據。演算法就是利用這些數據,來服務我們。

這樣的好處是,容易在花花世界、茫茫網海找到想要的東西。因為演算法,我們快速搜到資訊、看到喜歡的內容、收到有興趣的廣告。

但壞處是什麼?

我曾在網路搜尋「免治馬桶」。接下來幾天,不論我到台灣或國外的任何網站,就算是跟衛浴設備一點關係都沒有的網站,馬桶的廣告都如影隨形。

大家都有類似經驗。一位朋友甚至說,他在網路上買了一個免治馬桶,接下來一個月,都被馬桶廣告糾纏。「他們以為我家需要幾個馬桶?」

這是電腦程式的侷限。它知道你對馬桶有興趣到買了它,但它還不知道一個家庭通常只需一個馬桶,而且一個月內不會更換。

在演算法的精密布局下,網路上的廣告,熟悉和重複的程度,像小時候在大街小巷看到的愛國標語或生活公約。看多、看久了,人就麻木了。

看太多同性質的「廣告」,只是有點煩,沒大礙。但看太多同性質的「內容」,風險就大了。

大部分內容網站也用演算法,推播給使用者類似他過去點選過的內容。這樣的「客製化」,是福也是禍。

客製化很好,我們時間有限,沒空浪費在不相關的訊息。

但人是活的,興趣、思考每天在改變。如果演算法跟不上我們改變的速度,那就像給嬰兒穿半年前的衣服。半年前很合身,半年後不但穿不下,硬穿還會抑制寶寶的成長。

我們的腦和心的成長,是否也被抑制了?

上網,本來能讓我們突破時空限制、擴大視野。

如今,會不會反而把我們鎖死在過去,讓我們愈活愈窄?

每當在網上看「標語」看到煩,或感覺推播的文章千篇一律時,我放下手機,出門走走。

這時可能在街角巧遇朋老友、撞見有趣的攤販、聞到大樹的芬芳。曾幾何時,實體世界的驚喜,超過網路。

這當然是錯覺。網路上的驚喜永遠更多,但要看到,必須有意識地掙脫追蹤軟體和演算法聯手布置的盛宴,花時間去尋找「小吃」。

疫情期間,我改變了線上、線下生活的比重,也改變了線上生活的「飲食習慣」。雖然整天戴著口罩,但腦和心,都呼吸地更好。

街頭巧遇的朋友,跟我說另一位朋友最近過世了。我們站在路旁,感嘆很久。人生的旅程也有公式,有時可以依靠。但榮華富貴、生老病死等大課題,都沒有演算法。到了某一點,我們都得學會,自己作答。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池上歲月  

作者/李清志(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國內疫情趨緩之後,島內旅行成了大家瘋狂的活動,特別是清幽美麗的花蓮台東地區,更成為旅行的熱門地區;整個花東縱谷在這段時期,正是金黃稻浪搖晃的收割期,加上黃澄澄的阿勃勒花也盡情開放,讓整個花東呈現出一種梵谷式的色彩與畫風,令人驚艷狂喜!

特別是美麗的池上,更是所有旅人憧憬的美麗小鎮,成群結隊的旅客,搭乘火車或自行開車來到這個稻米之鄉,想要親眼目睹金黃稻田的美景;親自呼吸充滿稻香的清晨空氣,然後在夢境般的天堂路,編織屬於自己的金城武幻影。

美麗的鄉鎮總是具有某種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畫家、音樂家、詩人與作家聚集在此,早在多年前就有許多知名作家、畫家,以及音樂人來到池上居住,在這個陽光充足、稻香瀰漫的小鎮,尋找新的靈感與創作源頭。

我的設計師好友,多年前到池上旅行,就愛上池上的純樸與美麗,計畫著退休後到池上過隱居的生活,這幾年他買了一座破舊的農莊,發揮他的設計長才,將農莊改造成令人稱羨的秘密基地,這幾年他開始將重心從台北轉移,逐漸隱居在池上,享受寧靜與獨處的日子,有如台灣版「山居歲月」。

池上吸引了許多藝術家來此居住,這也讓我想起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亞爾(Arles)小鎮,亞爾是畫家梵谷晚年居住的城鎮,他在這裡創作了許多有名的作品,包括亞爾吊橋、隆河星夜、夜晚露天咖啡座、黃色小屋,以及自己的房間等等,城鎮景色也因為他的畫作而名留千古。

梵谷本來希望號召藝術家們一起來此居住創作,讓這裡成為藝術創作的重鎮,但因為他的個性與情感太過強烈激動,所有人都難以忍受;高更雖曾經受他影響來到亞爾,卻因為受不了梵谷而逃走;梵谷後來甚至割掉自己耳朵,嚇壞了小鎮居民,聲言要將他逐出小鎮;後來梵谷精神崩潰,曾住進亞爾的療養院,最後在小鎮自殺身亡,結束了輝煌暴烈的悲劇人生,亞爾也被人們稱為「梵谷之城」。

亞爾小鎮充滿南法陽光,那是一種奇幻的魅力,也是一種療癒的法術,吸引著瘋狂的藝術家進駐;他們追逐這裡的陽光,似乎也希望這裡的光線可以治癒他們的憂鬱與瘋狂。或許很多藝術家來到池上,也是存著這樣的心情,希望這裡的寧靜與陽光,可以帶來某種心靈的療癒;但是池上原本的居民能否接納愈來愈多外來的藝術家?以及他們前衛的言行與創作?可能還需要時間觀察。

有趣的是,在梵谷離世一百多年後,亞爾小鎮又迎來了一位瘋狂藝術創作者/解構主義建築師法蘭克蓋瑞(Frank Gehry),他在那設計建造了一座魔幻高塔,有人擔心這座瘋狂的建築會不會破壞了整個小鎮的景觀美感?其實擔心是多餘的,因為一百多年前,瘋狂的梵谷嚇到了小鎮居民,人們想要將他趕走,但是今天整個小鎮卻以梵谷為榮為傲,到處宣傳梵谷的生活足跡路線,藉此發展觀光經濟。

建築師蓋瑞的閃亮建築作品,就像梵谷一般,難免會受到人們的抗議與反對,但是這個城鎮過去有梵谷,現在有蓋瑞,一點都不違和,遲早這座建築會跟梵谷一樣,成為亞爾小鎮的光榮,甚至是吸引觀光客的利器。

池上也是如此吧?愈來愈多外來藝術工作者,或許會帶來不同的刺激與改變,但我相信這些新的想法與力量,終將會為池上這個美麗的城鎮注入更奇特的生命力,讓池上更有魅力,可以讓人產生更多的感動!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錯過的風景                  作者/石鵬來義

匆忙的行者,錯過了什麼?

從中之關步道到天池,三點五公里的羊腸山林陡徑,我抵著枴杖傘,緩步著緩步著,又歇息著歇息著,再邁步前進履踏的,兩個小時很是閒然情怡地抵達天池後方的長春祠,一路沉浸山林行旅的芬多精沐浴中,深深感懷著,抵達目的地的過程才是最為紮實且重要的。

在山林仄隘窄徑中,閒緩步履行進著,大老遠卻傳來陣陣哮吼嘎嚷的粗鄙惡罵聲,不禁狐疑,既然要勃然動怒的大發雷霆,又何必跑來山林裏製造這令人嫌惡的噪音呢?前方漸漸近趨迎面而來的,究竟是何方人物?

窄徑相逢,錯身而過,睜眼細瞧,原來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已然走不動的她拖沓著雙足的疲累與痠痛,而身旁是約莫四十來歲的母親,她健步如飛般疾行且疾言厲色如鞭炮串燃似的猛對少女開罵狂吼。

山旅走踏不就應是怡情養性的閒適,樂沐暢享其中嗎?一逕的趕趕趕,趕趕趕,趕完全程又何曾感受了大自然裏鬱蓊山林的靜謐恬適氛圍與盎然鮮綠斑斕的美景?生態學家陳玉峰博士在一次演講裏說過,他曾在登山口詢問過許多登山者,沿途看到了些什麼?有人回答:「就看到登山隊伍中前面人的腳。」就這麼趕行程,即使走完欲走的山路,不過只是為趕完全程而奔走罷了。

我想,那媽媽不僅錯過了鬱蓊山巒顏美佳麗的林相風景,更錯過了母女本應融融和樂的親子山旅遊程。可惜了,原本可成為女孩日後回味無窮的記憶,成就一幅馨香暖懷而美好的「母女同遊風景圖」,卻因陣陣咆哮聲而破壞瓦解了。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告別的姿勢

作者/李偉文(牙醫師、作家、環保志工)

1.png

我們離開世界,留下的是汙染、垃圾,還是留下溫暖與美好的事物? 圖/ingimage

走過青壯年,知道世事無常,跟朋友告別時已不像年輕時那麼灑脫,不時提醒自己,老朋友見一次是一次,次次要珍惜,次次要感恩。

因為我知道,許多我們以為輕而易舉可以做到的事,往往卻成為難以彌補的遺憾。我們總以為,今天與朋友告別,彼此一定可以再見面,但是,就會有那麼一次,在我們轉身的一剎那,有的事情就是完全不一樣了。

不過,這個感慨雖然常常浮現心頭,但是很慚愧的,自己不見得做得到。比如說,曾經輾轉聽到某位大學同班同學過世的消息,他始終隱瞞生病的情況,若非由最後幫他急救的學弟私下告知當年同社團的同學,恐怕沒有任何一位同學或朋友知道。

後來才得知,兩年前他也曾被急救過,在鬼門關前撿回一命。也在那之後,我曾接到他的電話,邀約聚一聚,但是因為我的行程都已排定,臨時找不出空檔,也就在電話中聊了一下,沒想到之後就再也沒機會碰面了。

告別式時去看他最後一眼,發現除了幾位家屬,同學也只有少數幾個人得到訊息,或許因為沒有發訃聞,家人恐怕也沒有他朋友同學的聯絡方式。

這位大學同學二十多年前就放棄牙科臨床工作,遊走世界,或者讀書,或者做生意,或者在大學教書。總之,都是他突然出現在你面前找你聊天,很少有人知道他現在人在哪個國家,正在從事什麼行業。

倒是幾位出席告別式的,都是這一、二年他曾經找過、碰面的同學,顯然他在兩年前知道自己來日不多時,也以自己的方式在跟世界告別。

後來經常會想,若有兩年的時間,我會用什麼方式跟世界告別?若是只剩半年、只剩三個月,我又會如何安排我的行程?

想起古代偉大的帝王亞歷山大帝,在二十九歲就征服了歐亞非三大洲,擁有無數的財富、土地以及人民,可是他在三十多歲就因病而亡,在他臨死前,想起他一些朋友,他們的平和、他們的喜悅,他知道他們有某些超越死亡的東西,這偉大的帝王不禁哭泣:「我一無所有!」他命令部屬在他的棺木挖兩個洞,他說:「我要讓人們看到,我空手而來,也空手而走,我整個一生都被自己給浪費掉了。我的手伸出棺木,好讓每個人都能看見--甚至亞歷山大大帝也是空手而走的!」

是的,如果我們最後都是空手離開,什麼都帶不走,那麼唯一重要的,或許就是我們留下了什麼?

我們辛苦地工作賺錢,無非是希望自己及孩子有更好的生活,可是當我們為了達成目標,不擇手段,是否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為了錢殘害環境,禍延子孫,最後錢只能讓孩子上醫院治病?

我們離開世界,留下的是汙染、垃圾,還是留下溫暖與美好的事物?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不管是八十年,九十年,人究竟只是地球短暫的過客而已。人一生最後能留下來的,不是費盡心機積聚在身邊的財貨,其實我們唯一能擁有的就是我們付出的東西,以及我們分享給世界、在人間流轉的善意啊!

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跟世界道別?會花多少時間來跟世界道別?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披頭四樂團的音樂與時尚傳奇

作者/馮亞敏(時尚觀察家)

11.jpg

小野洋子(3)的出現,毫無疑問地改變了約翰·藍儂的一生。 美聯社

披頭四的主唱約翰·藍儂,逝世已經40周年了。許多年輕世代都是在他死後才出生,卻依舊能對他的歌曲朗朗上口;這就是音樂的魅力,它不僅代表了當時的文化思想,許多年後聽來,依舊能在其中找到共鳴。

在約翰·藍儂生前最後一次與Rolling Stone雜誌的專訪中,他直接地說出:「在我的音樂生涯中,我真正的合作對象就只有兩個人:Paul McCartney與小野洋子。」這三個人的名字,也從此和60年代畫上了等號。

約翰·藍儂1940年出生於英國的利物浦,1957年他邀請Paul McCartney加入他當時的樂團「The Quarrymen」,1960年披頭四樂團正式成軍。在短短5年間,這個年輕的搖滾團體,就已經在國際間取得巨大的商業成就,更在同年榮獲英國女王頒發的MBE大英帝國勳章。同年單曲「Yesterday」,在今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更由年僅18歲的當紅歌手Billie Eilish重新現場演唱,足見這首單曲的經典魅力。

除了音樂之外,約翰·藍儂的衣著打扮更成為了日後所有文青的楷模。微卷的短髮或長髮,永遠不變的圓框細框眼鏡,搭配上牛仔上衣與喇叭褲,或是成套西裝與同色系套頭毛衣,他可說是60年代男士的時髦指標。無論是牛仔帽,報童帽,或是圓形禮帽,這些也都難不倒他。

音樂與時尚本就密不可分,這點在約翰·藍儂身上,看得最清楚。

1968年另一首暢銷金曲「Hey Jude」問世,這首歌的作者正是披頭四樂團的另一個核心成員Paul McCartney;他們還一起創造了「Come Together」與「Let It Be」等的搖滾經典,但後者卻是披頭四樂團的最後一次合作。

正是在1968年,約翰·藍儂與小野洋子的戀情逐漸白熱化,他們積極參與了反越戰的社會活動,兩者發起在1969年的「Bed-Ins for Peace」運動,只見他們身穿睡衣,躺在飯店的房間裡,透明的玻璃上貼著「Bed Peace Hair Peace」的標語,這也成為了當年反越戰的最鮮明記憶之一。有很多樂迷認為,小野洋子的出現,是造成披頭四樂團解散的主要原因。這位在年輕時總是喜歡穿迷你裙,和戴各式帽子的行動藝術家,毫無疑問地改變了約翰·藍儂的一生。

約翰·藍儂單飛後最著名的單曲「Imagine」,在1971年發行,只是合作夥伴從Paul McCartney換成了小野洋子。1980128日,約翰·藍儂在紐約被一名患有精神病的男子槍殺身亡,當年的他只有40歲。他與披頭四樂團所留下的音樂和時尚風格,將永遠被樂迷傳頌。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本文轉載自網路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常常被納哥洛哥弄得暈頭轉向?

摩納哥、摩洛哥,一字之別,卻差之萬里。初次見到這兩個名字,你可能會覺得是同一個地方的不同譯音,但他們卻是一個在歐洲,一個在非洲。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那麼,這兩個地方到底有什麼不同,咱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一面是海一面是沙

同一世界相反的兩面

--摩納哥Monaco

★無二記憶法:----摩納哥

摩納哥:屬歐洲,位於法國南邊。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在當地方言中,摩納哥意為岩石之國,卻是在地中海邊峭壁上建起的袖珍國家。國土面積全球第二小,1.98平方公里(還沒有頤和園大)。南面靠地中海海岸線,北、西、東三面與法國接壤,當地沒有機場,只能從法國乘火車/駕車入境摩納哥。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摩納哥的崛起有蒙地卡羅大賭場不小的功勞。歷史上,讓這個海邊漁村變成地球天堂的,正是它。這裡有著歐洲國家都禁止的轉盤賭,吸引著來自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富豪們來這裡日夜不息的博彩。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蒙地卡羅大賭場全球賭資第一,有人稱和這裡相比,澳門拉斯維加斯就像棋牌室。摩納哥的王室擁有賭場70%的股權,每年靠這方面的收入,不需要納稅人的錢,就能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王室之一,可見蒙地卡羅大賭場的日進斗金。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摩洛哥Morocco

★無二記憶法:----摩洛哥。

摩洛哥:屬非洲西北部的阿拉伯國家。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與摩納哥的奢華的海完全不同的是,摩洛哥則擁有世界上最紅的撒哈拉沙漠。這裡還有最美麗的星空,精美絕倫的流水花園,熱鬧且充滿神秘氣息的香料集市。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這個國度的神秘浪漫氣質,吸引了眾多影視劇在此取景。從黑白老電影《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從《木乃伊》007等系列經典電影,再到《不可能的任務5和大熱的《權利的遊戲》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蔚藍海岸與藍白牆瓦

不同世界的藍

蔚藍--摩納哥Monaco

坐落在蔚藍海岸一角的摩納哥,它的奢華讓它的海顯得更為精緻高貴的氣質加上蔚藍深邃的海,讓你彷彿掉入貴族宮殿。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藍白--摩洛哥Morocco

摩洛哥舍夫沙萬小鎮始建於1471年,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阿拉伯風情。清爽的空氣,安靜的小巷,淳樸的民風,以及那深深淺淺幽幽柔柔的藍,讓人彷彿置身夢中,不願離開。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這裡的人們將小鎮裝飾成了藍色的海洋,無論是民宅的門口、牆壁還是階梯都被塗繪成最燦爛的天空藍,這裡的藍色,藍得徹底,藍得肆無忌憚。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摩納哥和摩洛哥

你分得清它們的美了嗎?

如果還是帶著困惑,最好的方式,就是來親身體驗一番吧~

*版主附記:摩納哥最為全球矚目且津津樂道的莫過於他們的前王妃--葛麗絲·帕翠西亞·凱莉(Grace Patricia Kelly)。

她生於美國費城,原是電影演員,雖然電影生涯只有短暫6年左右,卻在1954年以《鄉下姑娘》(The Country Girl)一片獲得第26屆奧斯卡影后,當時她才25歲。2年後她嫁給蘭尼埃親王,成為摩納哥王妃,婚後即息影未再復出。1982年因車禍過世,享年53歲。

摩納哥VS 摩洛哥--一步步教你分清這兩座歐非絕美之城

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爬上生命進化的階梯

作者/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我家附近的小公園,常有人遛狗。有一天,一隻狗來到我面前,靜靜地望著我,我也靜靜地看牠。我看著牠的眼神,居然感覺到狗的眼神似乎帶著點憂鬱。那眼光好像訴說著什麼。

      從此,我常對著狗的眼睛看,感覺狗的眼睛深處都好像藏著微微的憂鬱。我省思良久,狗沒有邏輯思維能力,沒有意識累積的負擔,憂鬱的眼神從何而來?會不會反而是我自己眼帶憂鬱,才使狗看起來也眼帶憂鬱。每一次到公園,我都會想起這件事,但始終想不出答案。

      有一天忽然想起,會不會是狗把我們當神看,就像我們看佛像時,總會由心中浮出一種趨向神性的渴望。那渴望如果從佛眼看來,也一定帶著微微的憂鬱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狗貓牛羊所有生物也心同此理。那麼,眾生眼裡這深藏的憂鬱眼神,是不是暗示著牠們也都感覺到,前面有無限生命階梯,等待著大家慢慢攀爬,不知要爬多久才能休息,這無可奈何的神色,讓我們看起來,竟成為憂鬱的眼神。

      佛法將生命的最基本能量稱之為「佛性」。佛性意味著其生命能與佛完全一樣。我們所有的生命體,其內在最深處含藏著與佛完全一樣的佛性。而且,這意味著宇宙是有生命的,宇宙是活潑潑的生命體,宇宙不是靜止的。

      狗的生命也是宇宙生命能的一部分,只是受限生理構造,不能有更高生命層次的思維能力。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人類是最高層次能思維的動物嗎?好像不是。我們的思維仍受限於五官與六識的限制。比六識更高層次的靈識,例如靈感、第六感、或心電感應…都不能被我們的感官知覺所掌握。這也暗示著,在我們心靈的背後,存在著更高層次的靈識,等著我們去進化。

      六祖惠能說:「何期自性,本自俱足」。所謂俱足,應是指這光明圓滿的感覺本自俱足。所以,惠能大師應是我們人類學習的典範。他又說弟子心中常生智慧。智慧是來自心與宇宙同步時的啟發。惠能天生心性單純,真能做到沒有妄念的覆蓋,這樣才能使心中常生智慧。所以智慧或靈感都是天的恩賜,不是人為的努力所能及。

      我們要以惠能為榜樣,心不起妄念。現代社會已非常複雜,在資本主義及網路世界衝擊下,如何仍能保持心靈本來的「清」,是件相當困難的修行功課。惠能以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悟道。其重點在「無所住」。就是說不在某一個思維的點上停留或被纏住。思想像流水,心要像陽光照耀著流水,水動光不動。同樣的,思想一個接一個來,不要停留在任何一個思想上,或被思想牽著走。只要心如陽光,靜靜觀照思想的來去就好了。到此境地,就能保住心靈的「清」,也就是我一直提倡的「清富」的「清」。

      幾年前爬泰山,從南天門到山頂,要爬六千多階梯,勉強爬到五千時,已精疲力盡。遙望前面階梯,有如登天之難。那時,我開始觀想,我已達山頂,享受著風的清涼與茶的溫暖。真是奇蹟,居然撐了過去登上山頂。那高興難以形容。今天談到生命階梯應也一樣。要觀想佛在心中,在心中我已是佛,剩下的只是靜看自己如何成佛而已。

      生命的階梯雖遙遠,但非不可及。當我再看到狗貓牛羊及所有生物,我知道牠們都是我生命階梯上的友伴。好像登泰山,前前後後都是嚮往泰山的友伴一樣,友伴同心,我們都同是宇宙過客。從此,不論看到狗、或貓、或牛羊的眼睛,竟然都會泛著微微的微笑。感謝這小公園的狗,居然教了我那麼多。或許,這正是牠要來告訴我的秘密吧!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個旅行小巧思,讓你高效紓壓!

作者/吳佳珍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1.jpg

      想要消除工作帶來的壓力,相信不少人都會選擇來一場旅行。不過,如果是出於一時衝動的旅行,恐怕會造成反效果!

      《公司》雜誌(Inc)報導,研究幸福的哈佛心理學家紹恩.阿克爾(Shawn Achor)指出,旅行前的幸福感往往大於旅行後,顛覆了一般人認為「旅行後更快樂」的想法。

      旅行難道不能減輕壓力嗎?專家們給了以下5個建議:

目的地愈遠愈好,或乾脆「宅度假」

      有專家主張,旅行不要半吊子,最好到一個完全沒去過的地方;Twitter也曾調查指出,目的地離家愈遠,愈能帶來愉快的體驗。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方式,如果你容易因為旅行而精疲力盡,「宅度假」(staycation)可能才是最佳選擇。

      因為當陷入壓力泥淖時,你需要的其實是親密感,不如與親友在熟悉地方一起度過,來得紓壓。總之,務必依個人當下的情況和需求來選擇。

      不要想「畢其功於一役」 若想只藉一趟旅行,達到放鬆、冒險、邂逅、創意發想等多重目的,最後可能會失望。研究指出,比起一次完成所有需求的大旅行,透過一次次小旅行達成的效果更好。 專家表示,隨著旅行的結束,幸福感多半會回到原先程度。換句話說,頻繁地累積小小喜悅,會比偶爾一次來個巨大喜悅,更能提高幸福感。

      「規劃旅行」最讓人幸福 轉機或轉車沒算好時間、到了博物館發現整修沒開……,像這類因為沒妥善規劃造成的意外插曲,或許會讓人印象深刻,但更多的是帶來額外壓力。研究也顯示,旅行最感到幸福的時候,事實上並非旅行中或旅行後,而是旅行前的規劃階段。

      切記旅行不工作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或許工作上onoff的界線已不再明顯。但所有專家都建議,旅行時千萬不要掛心工作、處理公事,如此才能真正紓解壓力。而且,關於旅行的一切記憶更會烙印在腦中。

      工作先排程,避免收假時的心理衝擊 好不容易悠閒度過數天,如果一回去上班,就看到堆積如山的待辦任務,好心情恐怕馬上煙消雲散。所以,如果能事先將收假後的工作進度安排得鬆一些,可以避免心理落差太大,白白浪費了旅行帶來的療癒效果。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永遠的異鄉人              作者/羅任玲

      我的鄉愁,從來不是現實空間的。 

      二○○九年冬天,寒冷的蘇州運河上,我凝視兩岸滿綴的俗豔小燈泡,在水花中不斷一閃而逝。古城牆埋伏著暗影,布景般不真實。忽然有人指著遠方城門說:「那上面就是當年伍子胥頭顱懸掛的地方。」兩千多年了,他的雙眼彷彿還瞪視著幽幽河水。靈魂最後去了哪裡?是否還執念著原鄉?

     在時間的長河面前,所有人都注定是永遠的異鄉人。無論輪迴了多少次。

      世界像鳥籠一樣承載著肉身,膚色不一,以大小殺戮寫史。愛過,哭過,笑過,偶爾作著春秋大夢。有一天死了,被拋向荒野,化作虛空。無始無終的造物者只在籠外冷冷地讀取一切。或許,有時也悲憫籠中物的愚蠢。

      這是我的詩〈鄉愁事件〉的原型,它和〈關於孤獨〉、〈孤獨手記〉都是我二十一歲的作品。許多年過去了,我的看法依舊不曾改變。聖嚴法師二○○九年二月臨終的偈語一語道破:「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這世界有太多緊抓著鳥籠不放的手,大鳥籠裡還有其他的小鳥籠。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選擇(或根本無可選擇地)住了進去,因為離開眾人皆坐的明亮鳥籠,去向暗暝的野地,將是多麼恐怖的事……。聖嚴法師明明是離開鳥籠的人,卻在自己的幽寂曠野裡,回身擁抱了這麼多的陌生旅人。他的精神教誨,穿透了〈鄉愁事件〉的荒涼原型,在多年後的今天,依然於我如天啟。

      我愈來愈相信,生命需要理解與同情,文學更是如此。少了這二者,看來再輝煌的生命或文學都將只是一座廢墟。

      而談到理解與同情,必然得回到〈鄉愁事件〉的另一個現實原型。在解嚴前的台灣、兩岸隔絕的年代,我的鄉愁是詭異地漂浮在半空中的。

      打從有記憶起,我就知道曾祖父、祖父早在對岸「三反五反」時就被鬥死了。一位名喚玉階,一位名喚海如(多麼美的名字)。鄉親口中做過許多善事的兩人,經過許多凌虐,終於成為飄蕩荒野的孤魂。我字典中的「兇殘」,必然是從那時認識的吧。

      而作為一個預見血雨將至,又因時局已亂根本回不了家的流亡學生。我的父親,在一九四九年秋天獨自跟隨補給鑑(還是遠房親戚幫他安排才勉強擠上去的),身上帶著遠親給他的兩百元港幣,以及一本相簿一支口琴,在颱風天舉目無親地從高雄碼頭上了岸。他當然不會知道這個島嶼兩年多前發生了什麼事。而那時唯一作為紀念的小相簿已被瘋狂的暴雨打濕打爛了,所有相片都黏在一起,故鄉的一切就此化為烏有。

      父親在四顧茫茫的碼頭,意外遇到已先來台灣的一位同鄉,在同鄉處借宿幾天後,帶著僅有的兩百元港幣,又獨自搭上前往另一個陌生城市花蓮的火車……他後來在陌生的台灣娶妻生兒育女。我出生的故鄉是他的異鄉,他的故鄉卻是我的異鄉。這種糾結,在那個年代長大的「外省第二代」,想必不會陌生。

      〈鄉愁事件〉裡那個旅人的形象,確實有一部分來自父親。這種「浮在半空的荒涼」,是他的,也是我的,或許更是那年代千千萬萬或不知故鄉何在的人的寫照。我想,再也不會有一個地方,有一個時代,在如此小的島嶼上,混雜了那麼多口音,那麼多鄉愁,在各自的夢醒時分,尋找一條回家的路。

      二○一九年春天,陰雨綿綿的某個早晨,父親忽然想起什麼似的,從抽屜中取出一個小盒子。盒子已非常陳舊,卻保存得十分完好。打開一看,原來是那支「傳說中」的口琴,七十年了,琴身依然閃閃發亮。父親擦拭了一下,開始吹奏,曲音悠揚婉轉。他神情專注,彷彿回到了當年。那是中學時參加校際口琴比賽得到第一名的曲子〈燕雙飛〉:

燕雙飛,畫欄人靜晚風微,

記得去年門巷,風景依稀,

綠蕪庭院,細雨濕蒼苔,雕梁塵冷春如夢……

      我卻想起父親曾經給我看過的,他十四歲寫的一首故鄉的詩:

山茶花的清香

飄蕩在廣袤的原野

山鷓鴣的啼聲

剪斷了古老的峰巒

白雲在藍天游蕩游蕩 

蒼鷹在翠谷中遨翔遨翔

      我也想起了,許久不曾浮現的一張臉孔。

      我寧願記得祖母很老的時候那張平靜堅毅的臉,她一生遭受那麼多的痛,卻沒有恨過任何人。關於理解與同情,我要向她學的還太多太多。而父親第一次重返故鄉,就是奔我祖母的喪。喪禮結束後,父親特地去看了我曾祖父玉階公當年一磚一瓦興建捐贈的小學。那日有雨,課堂裡傳來孩子們的琅琅讀書聲。 

      父親後來再也不願回故鄉一次,我完全可以理解,那已不是他的故鄉,那只是一塊傷心地。

      要放下感情的「執」,何其困難。否則,鄉愁也就不可能存在,情執情釋,多少文學寫的,不也就是這些?雖然時間的長河終究會把一切化為烏有……。在那烏何有之鄉,方是自由的真正所在。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碗湯麵  

◆轉載自1998年日本最暢銷的童書

      這個故事是17年前的1231日,也就是除夕夜,發生在日本札幌街上一家“北海亭”的麵館裡。除夕夜吃蕎麵條過年是日本人的傳統習俗,因此到了這一天,麵館的生意特別好,北海亭也不例外,這一天幾乎整天都客滿,不過到晚上10點以後幾乎就沒有客人了,平時到凌晨,街上都還很熱鬧的,但這一天大家都早一點趕回家過年,因此街上也很快就安靜下來。北海亭的老闆是個憨憨傻傻的老實人,老闆娘倒很古道熱腸,待人親切。

    除夕夜,最後一個客人走出麵館,老闆娘正打算關店的時候,店門再一次輕輕的被拉開,一個女人帶著兩個小男孩走進來,兩個孩子大約是六歲和十歲左右,穿著全新的一模一樣的運動服,那女人卻穿著過時的格子舊大衣。

    “請坐!”聽老闆這麼招呼,那個女人怯怯的說:“可不可以....來一碗....湯麵?”背後的兩個孩子不安的對望了一眼。

     “當然....當然可以,請這邊坐!”

   老闆娘帶著他們走到最靠邊的二號桌子,然後向廚台那邊大聲喊著:“!一碗湯麵”一人份只有一團麵,老闆多丟了半團麵,煮了滿滿一大碗,老闆娘和客人都不知道。母子三人圍著一碗湯麵吃得津津有味,一邊吃,一邊悄悄的談著:“好好吃喲”哥哥說。

    “媽,您也吃吃看嘛!”弟弟說著,挾了一根麵條往母親嘴裡送。

    不一會兒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同聲誇讚:“!真好吃,謝謝”並且微微的鞠了一躬,走出麵館“!謝謝你們,新年快樂”。老闆和老闆娘同時這麼說。

    每天忙著忙著,不知不覺很快的又過了一年又到了1231日這一天;迎接新的一年,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興旺,比去年除夕夜更忙碌的一天終於結束了,過了十點,老闆娘走向店門前,正想將門拉下的時候,店門又再度輕輕的被拉開,走進來了一位中年婦人另外帶著兩個小孩。

    老闆娘看到那件過時的格子舊大衣,馬上想起一年前除夕夜最後的客人。

    “可以不可以...給我們煮碗......湯麵?”

   “當然,當然,請裡邊坐!”

    老闆娘一邊帶他們到去年坐過的二號桌子,一邊大聲喊:“一碗湯麵”

    老闆一邊應聲,一邊點上剛剛熄掉的爐火。“是的!一碗湯麵!”

    老闆娘偷偷的在丈夫的耳朵旁說著:“餵,煮三碗給他們吃好不好”

    “不行,這樣做他們會不好意思的。”

        丈夫一邊這麼回答,卻一邊多丟進半團麵條到滾燙的鍋子裡,站在旁邊一直微笑著看著他的妻子說:“你看起來挺呆板的,心地倒還不錯嘛”。丈夫默默的盛好一大碗香噴噴的麵交給妻子端出去。

    母子三人圍著那碗麵,邊吃邊談論著,那些對話也傳到了老闆和老闆娘的耳朵裡。

       “好香......好棒......真好吃!”

    “今年還能吃到北海亭的麵,真不錯!”

    “明年能夠再來吃,就好了!”......

    吃完了付了一百五十元,母子三人又走出了北海亭。

    “謝謝!祝你們新年快樂!”望著這母子三人的背影,老闆夫婦倆反復談論了許久。

    第三年的除夕夜,北海亭的生意仍然非常的好,老闆夫婦彼此忙到甚至都沒時間講話,但是過了九點半,兩個人開始都有點不安了起來。十點到了,店員們領了紅包也回去了,主人急忙將牆壁上的價目表一張一張往裡翻,把今年夏天漲價的:“湯麵一碗二百元”那張價目表,重新寫上一百五十元。二號桌上面,三十分鐘前老闆娘就先放上一張“預約席”的卡片。

    好像有意等客人都走光了才進來似的,十點半的時候,這母子三人終於又出現了。哥哥穿著國中的制服,弟弟穿著去年哥哥穿過的稍嫌大一點的夾克,兩個孩子都長大很多,母親仍然穿著那件褪了色的格子布舊大衣。

    “請進!請進!”老闆娘熱情的招呼著。望著笑臉相迎的老闆娘,母親戰戰兢兢的說:“麻煩......麻煩煮兩碗湯麵好不好?”

    “好的,請這邊坐!”老闆娘招待他們坐到二號桌,趕快若無其事的將那“預約席”的卡片藏起來,然後向裡麵喊著:“兩碗湯麵” 。

    “是的!兩碗湯麵!馬上就好了呦!”老闆一邊應聲,一邊丟進了三團麵進去。

    母子三人一邊吃麵,一邊談著話,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

    站在廚台後面的老闆夫婦也跟著感受他們的喜悅,內心也跟著喜悅起來。

    “小淳和哥哥;!媽媽今天要謝謝你們兩個人啊!謝謝!”

    “為什麼?

    “是這樣的,你們過世的爸爸所造成8個人受傷的車禍,保險公司不能支付的部份,這幾年來每個月都必需繳五萬元。”

   “哎,這個我們知道呀!”哥哥這麼回答。

    老闆娘一動也不動的靜靜聽著。

    “本來應該繳到明年三月的,但是今天已全數繳完了!”

    “啊?!媽媽,真的呀?”

    “為什麼‧”

    “哎,真的。因為哥哥認真的送報,小淳幫忙買菜做飯,使媽媽可以安心工作,公司發給我一份全勤的特別獎金,因此今天就將剩下的部份全部繳完了“。

       “媽!哥哥!真是太好了,不過以後請讓小淳繼續做晚飯。”

    “我也要繼續送報紙。小淳,加油!”

    “謝謝你們弟兄倆,真的謝謝!”

    “小淳和我有一個秘密,一直都沒有跟媽媽您說,那是......11月的一個禮拜天,小淳的學校通知家長要去參觀教學課程,小淳的老師還特別附了一封信,說小淳的一篇文章被選為全北海道的代表,將參加全國的作文比賽。我聽小淳的同學說才知道的,因此;那一天我代表媽去參觀了“。

    “真有這回事?後來呢?”

   “老師出的題目是「我的志願」,小淳是以一碗湯麵為題寫的作文,還要當眾讀這篇作文。”

   “作文是這樣寫的:爸爸車禍了,留下很多債務,為了還債,媽媽從早到晚拼命工作,連我每天早晚認真送報的事,弟弟也全部寫出來了”,“還有,1231日晚上,我們母子三人共同吃一碗湯麵,非常好吃......三個人只叫一碗湯麵,麵店的伯伯和伯母竟然還向我們道謝,並且祝我們新年快樂!那聲音好像在鼓勵我們要堅強勇敢的活下去,趕緊把爸爸留下的債務還清!“

    “因此小淳決定長大以後要開麵館,當日本第一的麵館老闆,也要對每一個客人說加油!祝你幸福!謝謝你!”

   一直站在廚台裡聽他們對話的老闆夫婦突然失去踪影,原來他們蹲下來,一條毛巾,一人抓一頭,拼命擦著不斷湧出來的淚水。

    “作文讀完了,老師說:小淳的哥哥今天代表媽媽來了,請上來說幾句話。”

    “真的?那你怎麼辦?”

    “因為太突然了,開始不知說什麼好。我就說:謝謝大家平時對小淳的關愛,我弟弟每天必須買菜做晚飯,常常會在團體活動中急忙的回家,一定給大家添了許多麻煩。剛剛我弟弟讀一碗湯麵的時候,我曾感到很羞恥,但是看見弟弟挺胸大聲讀完一碗湯麵的時候,感到羞恥的那種心情才是真正的羞恥。”“這些年來.........媽媽只叫一碗湯麵的那種勇氣,我們兄弟絕對不會忘記......我們兄弟一定會好好努力,好好的照顧母親,今後仍然拜託各位多多關照我弟弟”。

    母子三個悄悄的握握手,拍拍肩,比往年都快樂的吃完過年的麵,付了三百元,說聲謝謝!並且鞠了躬走出麵館。望著母子三人的背影,老闆好像做個一年的總結似的大聲說:“謝謝新年快樂!”

    又過了一年,北海亭麵館過了晚上九點,二號桌上又放了一塊“預約席”的卡片等待著,但是那母子三人並沒出現。

    第二年,第三年,二號桌仍然空著,三個母子都再沒有出現。

    北海亭的生意越來越好,店內全部都改裝過,桌椅都換了新的,只有那張二號桌仍然保留著。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許多客人都覺得奇怪,這樣問。

    老闆娘就講述關於一碗湯麵的故事給大家聽,那張舊桌子放在中央,對自己好像也是一種鼓勵,而且說不定哪一天那三個客人還會再來,希望仍然用這張桌子來歡迎他們。

    那張二號桌變成了“幸福的桌子”,客人一個個傳開去,有許多學生好奇,為了看那張桌子,專程從老遠的地方跑來吃麵,大家都特別定要坐那桌子。

    又過了很多個1231日。

    北海亭附近的商店主人,到了除夕這天打烊以後,都會帶著家眷集合到北海亭來吃麵,一邊吃,一邊等著聽除夕的鐘聲,然後大家一起到神社去拜拜,這是五六年來的習慣。

    這一天過了九點半,先是魚店夫婦端來一大盤生魚片,接著又有人斷斷續續的帶酒菜來,經常都集合了三,四十個人,大家都很熱絡;每個人都知道二號桌的由來,大家嘴裡什麼都不講,但是心裡卻想著那“除夕的預約席”今年可能又空空的迎接新年了。

    有人吃麵,有人喝酒,有人忙進忙出準備菜餚,大家邊吃邊談,生意上的話,海水浴的事,最近添了孫子......無所不談,打成一片,像一家人。過了十點半,門突然再度被輕輕的拉開。所有的人都停止談話,視線一起朝向門口望去。

    兩個青年穿著筆挺的西裝,手上拿著大衣走進來,大家鬆了一口氣,繼續恢復熱鬧的氣氛,老闆娘正準備說“抱歉,己經客滿了”拒絕客人的時候,有一個穿和服的女人走進來,站到兩個青年人的中間。

    店內所有的客人都屏住呼吸,聽那穿和服的婦人慢慢的說:“麻煩......麻煩,湯麵,三人份可以嗎”?

    老闆娘的臉色馬上就變了,經過了十幾年的歲月,當時年輕母親和兩個小孩的形象,和眼前這三人,她瞬間努力想把畫面重疊在一起,廚台後的老闆看傻了,手指交互的指著三個人,“你們......你們......”的說不出話來。

    其中有一個青年望著不知所措的老闆娘說:“我們母子三人,曾在十四年前的除夕夜叫了一份湯麵,受到那一碗湯麵的鼓勵,我們母子三人才能堅強的活下去“。

    “後來我們搬到滋賀縣的外婆家住,我今年己通過醫師的檢定考試,在京都大學醫院的小兒科實習,明年四月將要來札幌的綜合醫院服務。”

    “我們禮貌上先來拜訪這家醫院,順便去父親的墓前祭拜,和曾經想當麵店大老闆未成,現在在京都銀行就職的弟弟商量,有一個最奢侈的計劃......就是今年除夕,母子三人要來拜訪札幌的北海亭,吃三人份的北海亭湯麵”。

    一邊聽一邊微微點頭的老闆夫婦,眼眶裡溢滿淚水坐在門口的菜店老闆,把嘴裡含著的一口麵用力咯一聲整口吞了下去,然後站起來說:“餵,餵,老闆,怎麼啦準備了十年一直等待這一天來臨,那個除夕十點過後的預約席呢趕快招待他們啊快呀”。老闆娘終於恢復神誌,拍了一下菜店老闆的肩膀,說:“歡迎,請。喂!2號桌三碗湯麵!”那個傻愣愣的老闆擦了一下眼淚,應聲說:“是的,湯麵三碗”。

      這是1998年年日本最暢銷,最受歡迎的兒童書。

      這個故事在日本發表時,老師,家長和兒童,百萬以上的讀者,都被這一篇「一碗湯麵」中那位堅強的母親,懂事又肯吃苦的兩個小兄弟,尤其是被憨厚善良的麵店老闆夫婦的善行所感動,紛紛流下眼淚。那不是傷感的眼淚,而是被那一份真誠的關愛和那一片寬厚的心腸所感動的落淚,那是讀者內心的善念被啟發出來而落下的熱淚。

     從現實的眼光來看,麵店老闆所付出的並不多,不過2個麵團而已,但是,憨厚,善良,古道熱腸,幾聲誠懇帶有勉勵,祝福之意的“謝謝,新年快樂!”卻使正受殘酷現實逼迫陷入困境的母子三人增添面對困境的勇氣,走過那艱難的日子。他們的善行獲得善報,麵館的生意越來越興旺。

      這個故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即是不要忽視自己對這個環境的影響力,無論什麼時候都要心存善念,也許你那發自內心的真誠的關懷,表面看微不足道,但卻能給別人帶來無限的光明。

      因此,我們多麼熱切希望和企望。朋友,不要再吝嗇了,希望今後我們都能願意奉獻自己久藏的愛心,點亮它吧!即使那只是一點點的亮光而已,對寒冷的冬夜而言,卻也是真真實實溫暖和光明。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找到內心的韻律 ,「道」還會遠嗎?

作者/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生命是很形而上再形而上的純淨能量,要把這純淨能量講清楚,確實很難。生命在一種宇宙的韻律中流動,因流動而產生時間,兩者同步存在使我們無法看到時間,要明白時間的存在,唯有靠另外一個座標—時鐘。有了座標生命就不再純淨,接著由一而二而三,而有你我他及宇宙萬物。

      人逐漸遠離生命的純淨,想藉著宗教、科學等學問尋找,都找不到答案。生命是自己內在的內在,外來的智識都無法解釋,借禪家的話叫「從門入者,不是家珍」。只有自己親身領悟,才能算數,因此我們必須好好下功夫,往內心世界去探索。

      有一天,在陽明山上走路,上年紀了,以前輕鬆平常的山路,現在走起來居然有點喘。我遂調整步伐配合呼吸韻律行走,先二吸二呼,到三吸三呼,光只是這樣馬上就輕鬆多了,因此呼吸是我進入自己內在韻律的關鍵。從此在生活中,我就以呼吸作為所有行止的第一優先。

      我開始體會呼吸背後,那無聲無息的韻律,如何在體內影響我的思想、心境、情緒及行為。呼吸是個座標,呼吸平順,心就平靜,有什麼不對就要馬上調整。如此觀察愈細密,全身就愈鬆軟,會有一種充滿希望的感覺由內升起,自然而然在臉上掛著微笑,看一切都覺得很美。

      萬物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季節到,花就開,這是花的韻律,四季分明是天的韻律,草木一歲一枯榮是自然的韻律,在海邊看波浪,這是地球律動的韻律。我相信地球是有生命的,韻律是地球的脈搏,跟我們人類一樣。

      萬物背後都有一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在同一韻律上共鳴。

      地球有地球的韻律,其他行星、恆星、銀河系、甚至宇宙都有其不同的韻律,這些韻律一層比一層高,好像樂譜的C、D調…那樣層層高昇。韻律雖不同,卻和諧共鳴。外在世界如此,我們內在世界也如此。愛因斯坦說,宇宙是個生命的有機體。相信這是宇宙中,所有純淨能量流動的韻律所組成的有機體,當我們進入這韻律,符合其節拍,就會充滿生機。

      音樂是引發這生機的最好媒介。這媒介使我們內在與外在的韻律共鳴。有次,去聽灣聲的演奏會,聽了幾十年的古典交響樂,美則美矣,卻沒有這一次的感觸深。灣聲以鄉音般的歌曲扣住心弦。當茉莉花或望春風的弦律在交響樂中飄出,我全身振顫,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那感覺像回到母胎重溫溫暖。

      母親的心跳與血液流動的韻律,是我們生命中聽到的第一個聲音,它包藏在意識裡永久長存,這是為什麼聽到搖籃曲或鄉音,會覺得非常親切的原因。那是愛與親情的弦律,不只是音樂而已。灣聲的音樂如此,莫札特的音樂也如此,我們必須把這舆生命能量共嗚的經驗,當作是生活的大事來好好注意,才能進入自己的內在韻律。但快節奏音樂就不同了,節奏太快不是心靈的韻律。

      進一步來說,天人合一,就是天地人在同一韻律上共鳴。天與地本來就存在於和諧的共鳴狀態,人在天地之中,只有人的韻律是變數,所以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人是決定性因素。當我們調整心念,同時也在調整韻律,當心靈寧靜到韻律與天地相近時,禪宗所說的「啐啄同時」的火花就會發生。我們如將生活節奏跟著心靈內在的韻律走,當熟悉了內心的韻律時,相信離「道」也就不會很遠了。各位朋友,「道」並非遠不可及,從尋找自己內心的韻律開始吧!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金錢的管理

作者/秦嗣林(大千典精品質借(當鋪)機構執行長)

 我有三個孩子,前兩個孩子上大學時,我會給他們零用金,但規定他們必須記帳,錢用光了要把帳本拿給我看,確認沒問題後,我才會再給他們下一筆零用錢。兩個孩子因深怕斷了金源,乖乖照做,直到現在出了社會依然保有記帳的習慣。

 但老三去年上大學,對於「記帳換生活費」這件事很「抗拒」,他認為我為何不能信任他?我告訴他,金錢是嚴肅的問題,不容小覷,不管有沒有人監督都應該要記帳,因為這是人生管理的一部分。

 我有個朋友在捷運局上班,月薪約四萬元,要養妻子、兩個女兒和岳父,還得付房貸,因此非常節省。他每天通勤是騎單車上班,一年才換一次一百多元的內胎,而皮包裏永遠只放兩百元。

 前年他來找我,說他女兒上大學了,我想請他吃飯表示恭喜,但他竟然說要請我吃飯,我調侃他說:「兩百元能吃什麼?」沒想到他竟然說:「我請客的預算有兩萬元。」

 他說,這兩萬元是他日積月累所存下來的「公關費」。這一聽我很驚訝,他又說,在他的金錢管理下,不只公關費,連置裝費、保險費、旅遊費……等,都列入規畫。因此,他結婚二十五年來,從沒跟別人借過半毛錢,生活小康,精神大富。

 相對另一個客戶,從事進口車買賣,月收入兩百萬元,照理說,他應該是一般我們認定的上流社會有錢人。但他喜歡住豪宅,到五星級飯店吃飯,出國要搭商務艙,三不五時打一場輸贏不小的麻將。林林總總的支出,讓他每個月都捉襟見肘,偶爾會拿收藏的名表來周轉,他是我見過「最難為情的有錢人」。

 與我的捷運局朋友相比,兩人的收入相差四、五十倍,但收入少的快樂過日子,收入多的卻為錢疲於奔命。

 我給老三說了這兩段故事,並告訴他,人生有錢、沒錢,多少和命運有所關聯,唯一能在人生起伏中依然開心過日子,不為逆境所困的祕訣,就是「看清金錢,並進一步的駕馭它」。每個人管理錢的方式不同,記帳就是個最基礎簡單的選擇。

 有錢的人都不是偶然成功,是因為他們懂得管理金錢。管理是門學問,需要研究和實踐,尤其是實踐,往往充滿了痛苦,有些你很想買、吃、穿、用的東西,都得揮劍斬情絲去除慾望。

 金錢管理是一種責任產生榮譽感的學問,不管是誰的錢,都要懂得管理妥當,善盡管理的義務。尤其是從事當鋪業,我見過太多不善金錢管理的人,很可惜,在浩瀚的時間長流裏溺斃了這麼多英雄豪傑。因此,管理金錢,不可不慎。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熟年新生活 從愛自己開始

作者/張慶光(樂齡網 總經理)

 曾經看到一個銀髮族在其部落格寫道「退休,才是拿回生命發球權的時候」,想想還真有道理。當我們年紀還小時,發球權在父母手上,小孩子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盡力符合父母的期望;踏入職場後,發球權在老闆手上,只能賣命為老闆工作;年紀漸增,發球權可能歸屬伴侶或家庭,沒有太多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

 只有現在,工作已告一段落,小孩長大了,家庭重擔也卸下了,這應該是一個充滿喜悅的年紀,值得好好寵愛自己、犒賞自己一生的辛勞。

 話雖如此,但是可能身體機能已開始退化;或雖然想享受人生,心中卻仍有許多的牽掛;更可能的是,當我們把一生奉獻給工作、家庭、小孩後,卻忘了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於是大部份的人可能抱著球而不知如何發球,任歲月繼續在生命中流逝。

 你可以從職場退休,但千萬不要放棄接軌到另一燦爛生活的權利。我們發現社交生活愈豐富、一直保持活動力的樂齡族,愈能保持身心的健康。

 在樂齡網每天都會看到許多「樂而忘齡」的樂齡族,他們樂於享受人生,重視養生,樂觀開明,不因為年齡而阻礙其求知好學的心,更沒有因為年長而放棄打理自己的機會,每天仍然將自己打扮的帥帥美美的,不僅自己舒服,也讓周遭的人都感染了歡愉的氣氛。

 西洋情人節前幾天,一對高齡長者手牽手來到門市,爺爺已經90歲,奶奶也已87歲,爺爺說要買個情人節禮物送奶奶,奶奶嬌羞的說不要花這個錢,爺爺很堅持,最後奶奶還是很高興的挑了一個日本製的典雅放大鏡項鍊,羨煞我們一群年輕店員。花一點錢表達對另一半的愛意與謝意何必節省呢?爺爺說對他們而言「60歲是幼稚園小班,70歲是中班,80歲是大班,90歲才要開始享受人生呢。」

 還有一位令我印象深刻的阿公,拿出身分證給我看,民國8年生,但他穿著粉紅色Polo衫搭粉紅短褲,戴太陽眼鏡,皮膚看起來仍澤有彈性,頭髮染黑,且梳得油亮整齊。乍看就像一位60出頭的帥氣阿北,完全猜不出來他已是百歲「人瑞」。他說他住美國,在美國上網看到我們賣的東西很有趣,趁回國時特別來看看,買了一個可以放大聲音的音聲擴聽器,想帶回去炫耀給他的一群老友看。

 我發現這些長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不吝於寵愛自己,始終保持對事物的好奇,百歲人瑞仍然可以學習上網,九旬高齡夫妻依然可以買個小禮物歡度情人節。

 很多人擔心存的錢不夠養老,或者想留下遺產給後代子孫,因此一輩子省吃儉用,結果可能離世時留下一大筆遺產讓子孫啃老,自己卻悲涼結束一生。很難想像的是,日本年輕一代有房產也不願意繼承,因為繼承人要交遺產稅、物業稅及管理費等,若想拆掉房子出售,也要支付拆卸的費用,而且房產一直在貶值,房子若不趕快出手賣掉,很可能還會出現「負資產」。更令人驚訝的是日本民間智庫曾推估在2030年時,因失智症問題無法使用而遭凍結的「死錢」將達到215兆日圓(約台幣60兆元),超過日本家庭金融資産整體一成。

 想想看,留了一大堆遺產最後沒人繼承或因失智而無法動用資產多可惜,為什麼不好好寵愛自己呢?不是要大家奢侈浪費過生活,但至少要善待自己。不用煩惱兒孫有沒有錢花,不必要每天想買什麼玩具給孫子。兒孫自有兒孫福,這些都不用你去操心,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健康快樂的好好生活就是給他們最大的資產。

 很多人在臨終前最後悔的不是曾經做了什麼事,而是還有那些事沒有嚐試過。趁現在還能做的時候趕快圓夢,活在當下,好好愛自己,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投資。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靈如何貼近自然  

作者/林蒼生(統一集團前總裁、三三會顧問)

    我在「焦伯伯的心齋」文中提到,在現代繁忙競爭中,企業家不僅腦筋要跟上時代,心靈也要貼近自然。有朋友來詢如何做到?人忙心不忙,說來簡單,卻不容易。

    最好是找一位敬仰的人,學習他,觀察他所做所為並仔細品味其生活點滴中的細節,以了解背後的胸懷與人格是如何養成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南懷瑾,南老師常說他從來沒收過一個學生,學生卻滿天下,被啟發的人太多了,數也數不清。當然也包括我。

    我居在南部,少有機會親近老師,南老師指導卻影響了我的一生。不論什麼時候,他的言談行止總是氣定神閒,從容不迫,措辭雅致,笑容滿面,一出口便詩文並茂,似有說不完的寶藏,那如沐春風的感覺,讓人聯想到或許有古聖先賢風範。

    南老師說,人要像一棵樹,樹多大根就有多大,才能頂得住風雨。人也一樣, 心靈要深且廣才容得下世間冷暖衝擊。我不是深入佛門專修的人,卻也因此養成深入內心探索的喜好。每當上了飛機,我就閉眼觀想自己的心逐漸擴大,大到與虛空同等。正如愣嚴經所說:「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如此這般,飛機在我心裡飛,飛機當然就不會掉下去了(一笑)。也許是在高空引力較弱,常會有說不清楚的安祥與喜悅由內心升起。我問南老師這樣對嗎?老師笑笑說,入門而已。

    大自然有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跟著這韻律流動,我們才會充滿生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常與自己玩這獨自尋幽的遊戲,體會那荒冥無邊的感覺。有次聽老師講莊子心齋,才意識到身在企業界,我的問題是妄念太多,無法體會老師所講的,當人無念,其內心世界與宇宙源起的狀態是相通的。相通時,內心的覺知靈光炯然,這才是心齋的境地。

    這是生命的終極學問,重點在不起妄念,並不容易,尤其是在商界。例如,我們常要制定目標,目標一制定,達成的期待,就修行角度來講,也是一種妄念。我問老師這個問題,沒想到老師的回答又是另一境界體悟。他說,我們要學菩薩,菩薩有願力而不是目標。願力與目標不同,願力是生命的事,目標是生活的事。生命的事像樹的根,生活的事像枝葉,失了根人就迷失,這是今日的普遍現象。

    那一天,剛好看完棒球回來,棒球打了九局平手,拚到十一局才輸,心裡很不甘心,我忽然警覺到那不甘心正是個大妄念。所以開始推想,如果棒球不是只打九局,還會有得失之心嗎?沒有得失之心才是平常心。平常心是菩薩的行事心境,修行的功夫,不是口頭禪而已。

    人的腦筋與心靈,剛好是兩個不同面向,在理性與感性間互相糾纏,也互為一體,很不容易平衡。心腦要平衡,關鍵在呼吸,呼吸是人內在與外在世界交流的橋梁,也是心腦平衡的媒介。人的念頭來自呼吸的動能,呼吸與念頭同步。心靈要安靜,須由呼吸下手。

    一個企業人或修行人,要時時心平氣和,才能維持當下的觀照。如果能做到每一刻注意力都只在眼前,像舟行水上水不流動,時間將會消失。時間消失,過去與未來當然也不再是纏繞心靈的妄念。我想菩薩大概都是這樣行事,以平常心接渡眾生。南老師的風範應該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想把大家帶回到與大自然同韻律的行事方式。大自然有個看不見的韻律在流動,跟著這韻律流動,我們才會充滿生機,但這看不見的韻律,在工業化後,到今天資訊化的時代,全亂了套。身為一個企業家,一方面腦筋要跟上時代沒錯,但心靈不可背離自然,人是大自然一部分,這樣才會健康,才是清富的企業家。

鳥的叫聲悅耳

飛翔的雲不礙眼

凡是自然的物事

都有其自然的韻律

韻律是生命的脈搏

當脈搏與自然和諧

不論多忙

都會寧靜安祥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雲淡風輕               作者/蔣勳

111.jpg

蔣勳畫作〈天長地久〉(谷公館提供)

   歲月像一條長河,不同年齡,經歷不同的階段,在不同的流域,看到不同的風景。

   大河的源頭常常在眾山環抱的高處,雲煙繚繞,也許只是不起眼的涓涓細流,或一泓飛瀑,往往沒有人會想到,這樣的小水,有朝一日,可以流成遠方一條波濤洶湧的寬闊大河。

   從新店溪上溯到北勢溪、青潭、鷺鷥潭,在我青少年時是常去露營的所在。青山綠水,雲嵐來去,沒有都市污染,水潭清澈見底,潭底游魚石粒都歷歷可見。當時來往碧潭一帶,雖有吊橋,兩岸還常靠手搖舢舨渡船,船夫戴著斗笠,烈日下,風雨中,賺一點小錢,擺渡過客。

   我的童年是在大龍峒度過的。大龍峒是基隆河匯入淡水河的地區。基隆河在東,淡水河在西,清晨往圓山方向走,黎明旭日,可以聽到動物園獅子老虎吼叫的回音。黃昏時,追著落日,過了覺修宮,就跑到淡水河邊。坐在河岸邊看落日,看颱風過後滾滾濁流,浪濤裏浮沉著死去的豬的屍體、冬瓜或女人的鞋子。

   大龍峒、大稻埕一帶都是童年玩耍的領域,圓環的小吃,延平北路光鮮燦爛的金鋪,演日本電影的第一劇場,大橋頭戲院前擠滿閒雜人等,等著散戲前五分鐘看戲尾,橋頭蹲著初來臺北打零工的新移民。

   那是淡水河的中游地帶吧,在南端上游的萬華淤淺後,載運貨物的船隻便聚集在中游河岸這一帶,形成迪化街商鋪林立的繁榮。

   一直到我二十五歲出國,我所有重要的記憶,都與這條河流的中游風景相關。當時沒有想到有一天會住到這條河流的河口八里,大河就要出海了。

   和基隆河會合之後,淡水河真有大河的氣勢了。浩浩蕩蕩,在觀音山和大屯山系之間蜿蜒徘徊,彷彿有許多徬徨不捨。但一旦過了關渡,這條大河似乎知道前面就是出海口了,一路筆直向北,決絕澎湃,對遙遠高山上的源頭也無留戀掛牽。

   這就是我過中年後日日在窗口閱讀的風景吧。潮汐來去,日出日落,有時驚濤駭浪,風狂雨驟,有時風平浪靜,雲淡風輕。

   雲淡風輕,像是說風景,當然也是心事。

   以前有人要題詞,不知道寫什麼好,就常常用「來日方長」。「來日方長」很中性,歲月悠悠,有花開有花謝,沒有意圖一定是什麼樣的「來日」。我喜歡「方長」兩個字,像是漢朝人喜歡用的「未央」,真好,還沒到中央顛峰,所以還有時間不緊迫的餘裕。像在眾山間看到涓涓細流,來日方長,真心祝願它從此去流成一條大河。

  有一段時間也喜歡寫「天長地久」,這是老子的句子,也使人領悟生命只是一瞬,然而「天長地久」,慢慢懂喜悅,也慢慢懂哀傷。

   喜悅與哀傷過後,大概就是雲淡風輕吧。雲淡風輕好像是河口的風景,大河就要入海,一心告別,無有罣礙。

   我喜歡莊子寫一條大河到了河口的故事,原來很自滿自大的大河,寬闊洶湧,覺得自己在世間無與倫比。但是有一天大河要出海了,它嚇了一跳,面前是這樣更寬廣更洶湧的海洋,無邊無際。

   這是成語「望洋興歎」的來源典故吧。驕傲自負的大河,望著面前的海洋,長長歎了一口氣。莊子愛自然,在浩大無窮盡的自然中,可能領悟自己的存在多麼渺小吧。

   我因此愛上了河口,可以在這個年紀,坐在窗口,眺望一條大河入海,知道他如何從涓涓細流一路而來,上游、中游,有淺灘、有激流,有荒涼、有繁華,有喜悅、有哀傷,一段一段,像東方的長卷繪畫。

   當生命可以前瞻,也可以回顧的時候,也許就懂了雲淡風輕的意思了吧。

   東方有古老的記憶,歷史夠久,文明也就像一條長河,有各個不同階段的風景,很難只截取片段以偏概全。

   宋元的長卷繪畫因此成為獨特的美學形式,近幾年的談詩詞,談繪畫,大概在思索東方美學的特殊意義,留白、長卷、水墨、跋尾,連續不斷的歷朝歷代的收藏印記。東方美學其實是生命的領悟,領悟能夠永續,才是來日方長,領悟能夠傳承,才是天長地久。東方美學是在漫長的歲月裏領悟了時間的意義,領悟了生命是一個圓,周而復始。

   初搬來河口,還沒有關渡大橋,下班回家,坐一段火車,在竹圍下車,右岸許厝到八里張厝,有一小小渡船,每天便乘渡船過河回家。船夫搖槳話家常,船頭立著鷺鷥。河口風景氣象萬千,享受了好幾年,大橋一蓋,船渡就廢了。我的窗口緊臨河岸,可以聽潮聲,聽到潮水來了,奔騰如萬馬嘯叫,月圓大潮時節也可以聽到海河對話,騷動激昂,有時還是難以自抑。

   但是河口住久了,靜下來時會聽到退潮的聲音,那是「汐」的聲音嗎?在沙岸隙縫軟泥間慢慢退去,那麼安靜,無聲無息。

   然而我聽到了,彷彿是聽到生命退逝的聲音,這樣從容,這樣不驚擾。此時此刻,彷彿聽到大河心事,因此常常放下手中的書,走到窗口,靜聽汐止於水。

   雲淡風輕,覺得該遺忘的都要遺忘,該放手的都要放手。

   從小記憶力很好,沒有3C手機前,朋友電話號碼都在腦中。很自豪的記憶,現在卻很想遺忘。記憶是一種能力,遺忘會不會是另一種能力?

   莊子哲學的「忘」,此刻我多麼嚮往了。

  在許多朋友談論失智、失憶的恐懼時,也許我竟渴望著一種失智和失憶的快樂。忘掉許多該忘掉的事,忘掉許多該忘掉的人。有一天,對面相見,不知道是曾經認識交往過的人,不再是朋友,不再是親人,人生路上,無情之遊,會不會是另一種解脫?

   我的朋友,常常覺得哀傷,因為回到家,老年的父親母親失智、失憶了,總是客氣有禮,含笑詢問:「這位先生要喝茶嗎?」不再認識兒子,不再認識自己最親的人了,許多朋友為此痛苦,但老人只是淡淡笑著,彬彬有禮。

   痛苦的永遠是還有記憶的人嗎?

   我竟嚮往那樣失智、失憶的境界嗎?像一種留白,像聽著漲潮退潮,心中無有概念,無有悲喜。

   東坡晚年流放途中常常寫四個字「多難畏人」或「多難畏事」。我沒有東坡多難,但也是害怕「人」害怕「事」。

   「人多」、「事多」都是牽掛糾纏,有罣礙纏縛,都難雲淡風輕。

   在大河岸邊行走,知道這條大河其實不算大,沒有恆河寬闊包容生死,沒有黃河浩蕩滄桑看多少興亡,沒有尼羅河源遠流長,許多文明還沒開始,它已經早早過了帝國的繁華顛峰。

   但這是我從上游到河口都走過的一條河,在接近失智、失憶的喜悅時,走在陌生人間,含笑點頭招呼說好,或回首揮別,叮嚀珍重,嗔愛都無,雲淡風輕,記憶的都要一一遺忘,一一告別。

二○一八年九月四日 即將白露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薇薇夫人:可以獨處,但別孤獨

1   

作者/樂茞軍(薇薇夫人)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英國政府史無前例出現一種官名叫「孤獨事務大臣」,這事有趣。

   細讀新聞內容,原來英國6000多萬人口中超過900萬人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寂,需要有位大臣來解決老年孤單問題,甚至新手爸媽、看護者、難民都有孤獨感。英國最大的銀髮族慈善機構執行長警告:孤獨對健康的危害已被證實比每天吸15根菸還糟糕......喔!這情況的確嚴重。

   記得多年前曾到倫敦旅遊,當時《聯合報》駐英特派記者周榆瑞先生帶我逛街,特別到小酒館去體會煙霧繞室、酒香四溢、人們輕聲細語的溫暖氣氛。雖然據說英國人比較「冷」,但看小說或戲劇,小酒館是英國上千年的特色,人們應該不至於孤單吧?是時代變遷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甚至人的性格嗎?

   據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說:年輕人用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只注意手機會變得更孤獨,但銀髮族為什麼不上小酒館了?是行動不便?懶得出門?跟社會疏離?不知道孤獨事務大臣會端出什麼錦囊妙計?

   我們的有關單位似乎還沒調查有多少銀髮族活在孤獨中。雖然我們一般家族向心力比較強,家人相聚時間可能比較多,但誰能抗拒時代的改變啊!有天友人相聚,都對這(孤獨事務大臣)官稱覺得有意思。

   「以我們這年齡來看,如果是活在孤獨中,大約等不到政府設個官來解決孤獨問題吧!」F笑著說。

   「靠自己囉!所以大家不准偷懶不出門。」

   雖然心理學家說手機、Facebook等社交媒體讓年輕人更封閉孤獨,但我們用LINE和WeChat組群聊天卻熱鬧得很。

   有次一位朋友po文說:「我要退出了,你們吵死啦!」可是不久又上文:「喂!我回來了,吵吵也很不錯。」

   我們都不是死黏著手機的族群,所以能受益不受害。天涯海角只要有通訊的地方,都能和朋友牽線。

2  

 「明天打牌要贏!」短期目標讓人生不同

    曾讀過一句話:「能獨處的人不怕孤獨」。但是獨處並不是人人可做到的,雖然獨處能讓人思考、放鬆、心靈沉靜,卻需要生活有理想、有目標。

   談到孤獨或獨處,那在美國華爾騰湖住了兩年多,寫下《湖濱散記》的梭羅好像是代表人物。可是當年他才28歲呀,年輕的生命有無限可能,老了以後如何?

   古代名將廉頗老後竟弄出「一飯三遺矢」的笑話,「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也成了老而無能無用的代名詞。所以老後的孤獨很多是受身體衰老、力不從心造成的。而且老後很多人覺得來日無多,有什麼生活理想目標呢?其實訂個短短的目標人生就不同,生命就有意義。

   「明天一上牌桌就好好贏一把,這樣想我就樂啦!」老人這個目標也不錯。

   此外,老年的孤獨很多是來自對這社會的種種愈來愈陌生吧!譬如說娛樂,不認識年輕的藝人了,看不慣現在的電影了,就投不進熱情、也得不到喜悅。

   「現在那些歌叫什麼歌呀!像念經又像鬼叫,一點旋律都沒有。歌詞就更別說了,粗糙不堪,唉!」曾聽一位年輕時愛唱歌的老先生抱怨。

   社會上對老人的漠視,年輕人對老人的厭惡,老人沒有舞台的寂寞,甚至有些老人連駕車、騎車的方便和樂趣都逐漸被剝奪了。

   是不是這點點滴滴生活上的疏離,讓老人寧願自己窩著回憶那些自己熟悉的、溫暖的過去?

3   

改變自己,擁抱新事物

   怎樣讓老人不被孤獨「扼殺」,我們不能等「孤獨事務大臣」來解決(何況政府還根本沒設這官),那就解鈴還需繫鈴人吧,靠自己的覺悟,既然不能改變時代,那就改變自己,新的事物沒那麼可怕,學會了可能更有趣。年輕人也沒那麼討厭,自己的態度更重要。

  「讓孤獨戕害還不如每天抽幾根菸增加靈感來創作呢,」一位藝術家灑脫地說。所以活著可以獨處但不能孤獨!

文章標籤

Shepherde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