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才是此行的重頭戲。「九曲洞」及「白楊步道」已封閉,「砂卡礑步道」變成熱門景點。
早上九點鐘,我們由「長春祠隧道」左轉抄捷徑由「西拉岸隧道」出來就抵達步道口,上方的路標已不見了,幸虧我這個識途老馬,否則得乖乖地繞到「太魯閣國家管理處」旁由「砂卡礑隧道」進來。
原本停車場只停了一部大巴士,可是,當我們走上橋時,車輛及遊客開始紛至沓來絡繹於途,連陸客也擠進步道內,後來步道上已是人聲雜沓。
「砂卡礑步道」來過幾次,但總沒有走到步道終點「三間屋」,想要知道是否真的有三間房屋在那裡。
步道沿著砂卡礑溪蜿蜒迂迴,清澈湛藍的溪水不捨晝夜奔流著,河床上到處矗立著碩大的雲石、岩壁上有如鬼斧神工的紋理,不禁令人讚嘆造物者的神奇。
因為濕氣重的緣故,這裡種植許多山蘇,走到一半發現多了一處農產品展售處,其中一位長得很帥氣蓄著落腮鬍的年輕老闆,告訴我這個步道上只有三個住戶,步道盡頭一間工寮內住著一對夫妻,另外就只有兩戶人家三個人,他的家就在展售處對面,我進去屋內參觀,實在不適合人居住,濕氣太重了屋內瀰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霉味。
年輕人說他母親是太魯閣族,父親是漢人,原本住在彰化,回來這裡才一年多的光景。年輕人腦筋轉得快,發現這條步道充滿無限商機,才離開都市返回母親的原鄉。他說自家種的地瓜只有花蓮知名曾記麻糬才能夠買,真的還是呼嚨我們的?!
步道上有好幾處的山光水色及奇巖,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瀏覽或拍照。終於看見大水管及攔水壩,許多遊客走到攔水壩後就回頭,以前我們也是看見那條大水管後就往回走。
過了攔水壩,柳暗花明又一村,步道另有一番田野的況味,幽靜步道旁遍生野生植物,彷彿離塵離世的世外桃源。
步道盡頭豎立一塊「遊客請勿進入」的告示牌,只見一間工寮,附近散置著一些農具。今天終於走到步道盡頭,內心振奮不已。
我一路在尋找砂卡礑溪上那塊大雲石,跟它邂逅大概已超過十年了;多年前及五年前的照片我都翻出來,今昔相比,那塊雲石見證了歲月的滄桑。
近1點鐘,我們又趕到布洛灣台地。這裡的「立德布洛灣山月邨」小木屋,之前我曾住過兩次。難得這回觀賞到布洛灣知名的山百合。
為了要到「文山泡溫泉」我們匆匆趕回天祥,在「燕子口」遇見大批的陸客。
「文山溫泉」屬野溪,座落在群山環抱的山谷底,溫泉下方就是滾滾的立霧溪。下午近5點終於到「文山溫泉」了,可惜只剩一池最燙的,溫度將近50度,我將腳底放進去,沒幾秒鐘已受不了高溫,迅速地將腳抽回。
先來的遊客好心建議我們,不妨先攀著鐵梯下到立霧溪先行適溫後再上來泡。原來是善心的遊客在溪畔用石塊圍起來後,引溫泉下來再引冰冷的河水便降低溫泉的溫度了。
我們下到立霧溪發現有好幾個圍起來的小池,遊客們或坐或躺任憑君便,一邊閉目養神享受溫泉舒緩旅途疲憊,一邊諦聽面前滾滾溪流聲,宛如山與水的對話。「青山悟佛性,流水識禪心」,當下內心已了然……。(101/4/7)